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姚岩森 “最精准”测量工:测量误差不到标准的1/4

姚岩森 “最精准”测量工:测量误差不到标准的1/4

2017-10-09 热度:3956 ℃

姚岩森 “最精准”测量工:测量误差不到标准的1/4

  感悟每一个工程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我很高兴能够接受城市副中心的新挑战。测量施工中的一点一线都连接着工程的心脏,每项定位坐标都必须做到坚如磐石,动摇不得,这就是我们测量工的工匠精神。——姚岩森小传从1985年进入建筑测量领域至今,姚岩森已经做了32年测量工,参建了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中纪委监察学院、首都国际机场过夜楼、北京建工学院科贸楼、长春奥体中心等大大小小十几项重点重要工程,有的工程得过鲁班奖,有的工程得过长城杯。在城市副中心,他是大家都知道的“通州工匠”。

  “32年,我已经测量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建筑了,我想退休前至少再做50万平方米。”9月末,55岁的姚岩森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干工程的人都知道,测量是工程建设的开路“先锋”,从1985年的北京焦化厂厂房到今年的北京城市副中心B1、B2和C1工程,姚岩森做了32年的开路“先锋”,是专业里响当当的工匠大师。

  测量误差不超过3毫米

  9月21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达30摄氏度,虽然没有伏天那么酷热,但太阳照在身上,一小会儿就能晒出一层汗。北京城市副中心C1工地上,中建一局的测量工姚岩森从地下“钻”了出来。这一天,C1项目有三个施工段要同时进行放线,作为测量负责人的姚岩森马不停蹄地在三个标段之间来回奔跑,汗水顺着安全帽的边缘从额角流到了脸上,他却顾不上擦。

姚岩森 “最精准”测量工:测量误差不到标准的1/4

  “几乎每天都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至少5个小时,也就顾不上了。前阵子入伏的时候,我被晒脱皮了,一层一层往下掉。”年过半百的老建设者,语速不快,精神状态却特别高昂,长年累月暴晒形成的深褐色皮肤和眼角的皱纹,能令人联想到他在建筑工地上度过的岁月。

   姚岩森回忆,1985年,从北京焦化厂厂房建设开始,他进入了测量行业,一干就是三十来年。他刚入行当测量工人时,可用的测量工具只有光学经纬仪和钢尺,施工全程都需要手工调整水平度。现在,有了全站仪和水平仪,只要把温度和气压设置好,就能完全满足建筑精度要求,便捷了很多。“当然,有了技术的帮助,人也不能放松,更得保证测量工作零误差。”

  “测量是一个工程的基础,你对轴线控制得不好,是会影响将来的建筑物。所以,这是一个不能产生丝毫错误的环节。”姚岩森介绍,所谓测量工作,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设计的总平面图,把建筑物的位置准确测射到地面上,包括平面定位和高程定位。C1项目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数据和通信中心,抗震级别非常高,回填量也特别大,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也更高。“举个例子,如果你测量两个柱子之间的准确度不够的话,有可能梁就放不进去了,或者说,你把两个柱子量长了,就对不上图纸里对于项目的要求了。所以,真是一点错误都容不得。”

  “师傅对于测量数据,不仅是执着,甚至带着一种敬畏。”姚岩森的徒弟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次,由于自己不够仔细,在测量中出现了一点小数据错误,师傅在电脑上核对之后,二话没说,立即带着他回到原地重新测量。

  在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举办的“通州工匠大赛”上,姚师傅在比赛中的测量误差不超过3毫米,而北京市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误差在1.2厘米左右,测量误差不到标准的四分之一。

  等风停的“拓荒者”

  每天,姚岩森带着几个徒弟用钢尺和铅笔画出细线,工人们再按照地面上的标线进行作业。“B1工程、B2工程、C1工程,还有现在大家伙儿住着的生活区,都是我们一遍遍测量出来的。”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设者,姚岩森在2015年11月就来到了潞城,进行土地的勘探,定出临建也就是现在生活区的占用范围。“别看只是临建,可生活区要是定位不准,挡了工程的道路,就得拆了重建。”他告诉记者,那一年的冬天,北京的风刮得特别大,一刮风,全站仪就站不平了,他们几个人就一边吹着风,一边手扶着仪器,硬生生地等风停。

  两个月的时间,姚岩森从一个地测量到另一个地,自己也说不清来回跑了多少公里,才最终确定了生活区的位置。“前期测量就是这样,在什么都没有的荒地上寻找建筑的位置,就像个"拓荒者",条件都是很辛苦的,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岁数最大的“发烧友”

  从编程计算器到AutoCAD 软件,从PDA掌上电脑到三维软件,在采访中,所有的新技术和新名词,姚岩森都是张口就来。“同样的数据,如果用传统的计算器方法,可能需要一天时间去处理,而采用计算机系统操作,我用半个小时就可以处理完,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不说,还不容易产生错误。”

  可是,少有人知道,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所有新知识都是靠着自己多年学习获得。姚岩森记得,第一次看见AutoCAD 软件是从一位年轻的技术员那儿,同样是作图,对方把数据输入软件就自动生成了。当天回到家里,他就立即买了一本《CAD 从零开始》的图书,一点点从头学习。而他使用的电脑软件,则是多年前一个测量发烧友在QQ交流群里送给他的,他把所有的英文界面命令打印出来,一条一条地查字典翻译,再背下来。“自己不会就得求人,可谁能总帮你做呢?”

  现在,无论是程序软件还是电脑系统,姚岩森都可称得上是自如操作的老手。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不耻下问,去咨询项目里的年轻人,或者在测量发烧友的QQ群里发个求教帖。“群里有来自黑龙江、重庆、天津、山东等全国各地的测量人员,互帮互助,而我是所有人中岁数最大的一个。”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干测量工的不多了,觉得这行当枯燥、没前途,不如干工长有面子。可我觉得,这个专业其实特别有挑战。”姚岩森告诉记者,在他的眼中,每个建筑的情况都不一样,有高层、有低层,有的方方正正、有的造型独特,因此,每一个工程都是一次全新的过程,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我还有5年退休,到退休前,我还想做几个大工程,多做50万平方米。”

TAGS:

更多相关

中海达iBoat BS15无人船 简介

中海达iBoat BS15无人船 简介

中海达iBoatBS15无人船中海达iBoatBS15无人船可用于水下地形测绘、水文测验、疏浚通行、库容测量iBoatBS15智能无人测量船搭载中海达8140P小型化多波束测深系统,可轻松实现内...

CORS账号费用高怎么办?网络中继可实现帐号共享

CORS账号费用高怎么办?网络中继可实现帐号共享

  电台中继我们知道可以延长电台距离  那什么是网络中继?  网络中继有什么优点?  具体是怎么使用的呢?  还有哪些仪器可以支持网络中继?  今天给大家来划下重点。  什么是网络中继  网络中继,简...

西北戈壁,拼荆斩棘——徕卡GNSS助力超长引水隧洞顺利贯通!

西北戈壁,拼荆斩棘——徕卡GNSS助力超长引水隧洞顺利贯通!

在祖国西北的大戈壁上,建设者们正在修建一条备受瞩目的引水工程。该工程横跨高达数千米的山脉,为此工程师们需要穿山开挖出一条长42KM,埋深达到2000多米的引水隧洞,高山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极其困难,工程...

徕卡全站仪大坝自动化监测方案

徕卡全站仪大坝自动化监测方案

  一、项目概况  福建省某水力发电厂坝长约400米,坝高约70米,年发电量八亿多千瓦时,2021年该电厂投入建设大坝外观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徕卡TM50全站仪+GeoMoS自动化监测方案,实现大坝监...

700个智慧城市,实现“双碳”,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700个智慧城市,实现“双碳”,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摘要:我国已有超过700个城市(含县级市)在规划和构建智慧城市。这一个庞大的城市工程在“双碳”目标明确之后,再度成为当前社会共同关注的一大焦点。....

中纬ZT16R全站仪与ZT10R全站仪有哪些不同?

中纬ZT16R全站仪与ZT10R全站仪有哪些不同?

南京环球测绘成立于1993,深耕测绘行业30余年,公司集测绘仪器销售、测绘仪器维修、测绘仪器检定、测绘仪器租赁、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合作开发、系统解决方案于一体,是国内测绘界专业的测绘仪器公司。需要购买...

软硬件结合,让测绘更高效——思拓力RTK与工地通路测APP的全新搭配

软硬件结合,让测绘更高效——思拓力RTK与工地通路测APP的全新搭配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要求更高、更精确、更快捷的测量方法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测量行业的进步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更新换代,同时应用软件上的开发和发展更好地实现测量...

无人机飞行途中的RTK差分定位技术解析

无人机飞行途中的RTK差分定位技术解析

一.什么是RTK实时动态差分法(Real-timekinematic,RTK)又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这是一种新的常用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