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北斗与GPS实现信号兼容,全球受益

北斗与GPS实现信号兼容,全球受益

2017-12-17 热度:3116 ℃

  近日,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王力主席和美国国务院乔纳森·马戈利斯助理副国务卿的见证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戴维·特纳副主任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声明表示,两系统在国际电联(ITU)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实现了民用信号互操作,并将持续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合作。


北斗与GPS实现信号兼容,全球受益


  这个声明的签署意味着什么?北斗系统与GPS兼容互操作会给全球用户带来哪些好处?

  此次签署的声明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电联(ITU)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互操作,用户同时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号,无需显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声明的签署,标志着北斗和GPS可以在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建设方面,可以实现信号兼容使用,进一步提升导航定位精度,更好地服务全世界的用户。

  为了加强两国在卫星导航系统方面的合作,从2014开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建立了中美民用卫星导航政府间合作机制。三年来,中美双方代表和专家围绕民用服务和应用等多个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经过技术协调,相关问题研究,目前已经全部的解决了兼容和兼容互操作的主要技术问题。

  两个系统之间的兼容互操作非常重要,简单地讲,兼容和操作就是共处共用,让两个系统更好,让大众享受更好的服务。北斗与GPS系统兼容与互操作的实现,以后肯定会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们也相信此次协议的签署,也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卫星导航大家庭的合作。

  此前中国和俄罗斯已经签署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间的兼容互操作协议。未来,随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展开,我国与相关国家在卫星导航系统方面的合作将会日益加深,北斗与全球各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将会带动诸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TAGS:

更多相关

移动测绘 | 车载移动测绘照进实景三维现实

移动测绘 | 车载移动测绘照进实景三维现实

LeighSurveyors公司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专注于交通基础设施市场。该公司通过持续对激光雷达、扫描机器人以及对最新移动测绘技术的投资,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解决方案,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成就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成就综述

  时代风云激荡,开启伟大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

比GPS还要多11颗卫星,北斗迎来一重要时刻

比GPS还要多11颗卫星,北斗迎来一重要时刻

  近日,据媒体报道,北斗导航系统迎来一个重要时刻,在前不久中国再次发射两颗北斗卫星后,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数量将比GPS还要多11颗卫星,整个导航体系已然成型,对于这个体系,国外有领导人对此评价很中肯...

测绘CAD丨批量标注坐标,你不需要吗?

测绘CAD丨批量标注坐标,你不需要吗?

在学习批量标注之前,大家会CAD标注坐标的方法吗?那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标注坐标吧。CAD标注坐标的方法与步骤如下:步骤一、cad怎么标注坐标?在菜单栏格式中,设置点样式。再输入如下图所示的三点。步骤二...

新应用,新方案--徕卡TPS罐体扫描检测方案

新应用,新方案--徕卡TPS罐体扫描检测方案

  应用背景:  油库日常运营中,一旦使用中的罐体发生破坏,不仅会造成物料的损失,还会引发燃烧、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所以罐体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帮助罐区管理人员获取罐体倾斜、椭圆度等信息,...

徕卡MS60助力金甬铁路隧道施工测量

徕卡MS60助力金甬铁路隧道施工测量

  一、前言  金甬铁路是一条连接金华市至宁波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重要工程, 是宁波舟山港便捷的战略疏港通道、区际快速通道和长三角内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库热西调研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工作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库热西调研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工作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到四川调研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作汇报会上带头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调研期间,四川...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影像RTK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中海达V5 北斗海达TS6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影像RTK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中海达V5 北斗海达TS6

  广东历史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留存。由于自然地理气候等原因,历史建筑逐渐破败消亡,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历史刻不容缓。近年来,通过实景三维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精细化重建,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