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如何让全站仪1秒钟采集500万个数据?
1977年6月,WILD公司在国际测量师协会(FIG)会议上,首次对发布全站式电子速测仪TC1,从此外业“打点”,内业“连图”的模式开始在大比例尺测绘中普及。
直到当今,全站仪作为百米量级上最高精度单点采集工具,在工程控制测量及高精度放样上无法被任何设备代替;但普通全站仪的单点测量的模式在测绘作业上已不再具有优势。
“我们希望更真实、更全面的描述外业场景”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测绘成果呈现不再局限于平面图纸,我们希望更真实、更全面的描述外业场景,所以对测绘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现实捕获。
如人眼,我们捕获现实最高效的途径就是记录影像,而如何让平面的影像反馈三维现实呢?要么我们采集多个不同角度的平面影像,通过“像对”计算三维位置,如无人机倾斜摄影;要么通过激光测距赋予平面影像的每一个像素深度信息,如激光扫描或者机载激光雷达。
此时,大家一定会想到徕卡MS60全站扫描仪,将激光扫描与全站仪结合,实现30000点/秒的高效现实捕获;但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另一种更为低成本的方式——影像测量。
“每采集一张影像,便采集了500万个方位角”
之前我们也提了,可以采集多个角度平面影像获取三维。但前提需要确定影像的空间姿态,要么使用像控点、要么来自POS;如果我们将影像与全站仪结合,这就变得非常简单。

徕卡TS16i影像全站仪视角示意
徕卡TS16i全站仪配有500万像素相机,视角为15.5°*11.7°,换算至100m处,每个像素实际尺寸约1cm,而且相机与全站仪视准轴经过严格校准,这相当于每采集一张影像,便采集了500万个方位角!
当我们要测量一个建筑立面时,我们只需在两个不同设站位置对这个立面进行影像采集,驱动马达带动相机,整个采集过程完全自动。而且单纯影像采集比激光扫描效率要高,且数据量更小。

在两个测站采集同一立面影像数据
“只需点击两站同名点,便完成3D坐标采集”
徕卡Infinity软件提供了影像测量模块,对于徕卡TS16i采集的影像数据无许任何转换直接读取。
影像测量相对简单,我们不需要超高配置的电脑支撑点云引擎,也无需其他预处理工作,只需要点击两站影像同名点,便可以完成3D坐标采集,徕卡Infinity也提供了基本的绘图功能,帮我们完成立面图的初步绘制。

徕卡Infinity影像测量基本操作
作为徕卡新一代“测量办公室”软件,Infinity的功能可远不止上述这些。
更多相关
RTK全面步入无基站轻松测绘时代,“一台设备,一个账号”坐享全国厘米级精度
从2014年至今,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已在全国部署了1000余个基站,连成的全国一张网,已经能为行业及普通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这是从独立“建电站”,发展到“组建电网”提供的公共服务。 这是全...
新一代微形变监测雷达动态感知0.01毫米形变
微形变雷达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发射并接收微波信号,以亚毫米级甚至更高的精度,对地物表面微小形变进行非接触、连续、大范围监测的先进遥感技术。它如同给大地做了一次...
国土资源系统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国土资源部举办全国国土资源系统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孙绍骋出席报告会并讲话。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主持报告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设分会场同...
自准直电子经纬仪的工作原理 看完你就懂
自准直电子经纬仪融合了光学自准直原理与电子测角技术,实现微秒级角度偏差的高精度测量,广泛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机械安装、航空航天等领域。其工作流程可分为四个关键阶...
丝绸之路再现长虹,徕卡TS16助力渭河特大桥转体合拢
本月渭河特大桥双幅双墩8500吨桥体在陇海铁路上方精确转体完成,标志着联通我国西北五省区与西南四省市的重点公路项目——陇(西)漳(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陇漳高速公路全长近40公里,设计时速80...
徕卡全站仪助力2.35万吨桥梁转体
桥梁转体施工是上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特点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
中海达iBoat BS15无人船:智慧水域勘探的可靠平台
中海达iBoatBS15无人船:智慧水域勘探的可靠水面平台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化、智能化作业正深刻变革着传统测绘与海洋工程领域。在广阔而复杂的水域环境中,中海达集团推出的iBoatBS15智能...
地理国情普查-周密组织 精心实施
地理国情普查开展以来,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有力领导和得力指导下,地理国情监测实施领导小组及其相关机构周密组织,精心实施,为普查顺利、扎实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强化领导 认真组织...











环球测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