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当中国测绘遇上非洲水电站-测量仪器变的大有作为

当中国测绘遇上非洲水电站-测量仪器变的大有作为

2018-01-20 热度:4664 ℃

  飞机到达科特迪瓦共和国首都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这是一个非洲国家,纬度7°左右,全年平均气温28°,这已经是北京5月的最高气温了。这里没有四季只有“两季”,旱季和雨季,高温湿润是这个国家气候的最大特点。

科特迪外在非洲大陆的位置

  2011年这个国家刚刚结束内战,开始建造大量的基础设施。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非洲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下,水电五局2013年承接下了该国的苏布雷水电站项目,这也是该国最大的水电站,光施工总人数就超过了1600人。

苏布雷水电站是科特迪瓦最大的水电站

  测绘工程师董秀峰,既是项目中的测绘仪器厂家岩石科技(拓普康科维)的技术代表,也是大坝变形运营监测的工程师。2017年10月,他只身一人拎着行李到达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机场,对这个国家的第一印象是:“机场有很多小孩子都穿着西服皮鞋,拎着皮箱。制服好看极了。”

  虽然空气中的潮湿让他有些难以忍受,但他对这次“非洲外业”还是抱有很多未知的期待。

  五年前的约定:5mm与3mm

  2013年2月,水电站刚刚奠基时。中水五局的相关负责人就找到了董秀峰所在的岩石科技,并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的需求:大坝竣工后,利用设备监测大坝在蓄水过程中的形变。以20cm为限度,中间哪怕毫米级的变化也要监测出来。同时蓄水过程不过几小时,这要求数据反馈也要以小时为单位,甚至是实时监测。

  寻找这样一个团队并不容易。传统测绘仪器进行测量虽然精度高,但对于大坝这样的测量目标需要设置复杂的测回路线,这无疑与增大了数据获取难度和周期。同时当地气候高温湿润,仪器精度也受影响,测量闭合差往往在5mm左右。

拓普康高精度测量机器人外业现场

  这时他们联想到了地铁项目。“要知道留给地铁检修人员的时间短的可怜,这就要求地铁线路的监测数据要做到24*7*365地提供,且不允许有频繁中断。”

  中水五局就这样按图索骥,找到了在地铁运营监测中经验丰富的岩石科技。后者在3年时间里,参与到诸如杭州1、2号线、宁波机场线、武汉、成都等城市地铁线路的监测中,并且闭合差在3mm以内。

自动化监测点的分布

  用来进行监测的就是这些自动化监测站。陈绪军说,这样的自动化地铁监测点在中国超过了2万个,点亮了大半个中国。

岩石科技总经理

  尽管如此,岩石科技并没有立即答应。“跨国项目利润和风险都很难评估。”,陈绪军说,海外项目的难点在于,后期哪怕出了一点小问题都需要派出工程师查看,这是很大的风险因素。

  因此他们组织数次论证会,在系统稳定性、利润率等角度进行衡量,最后还是接下了这一单。之所以接下这个项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电站项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上可以体现各种测控手段。走出去的愿望,“一带一路”的时代意义……这一切,都让这个项目的顺利承接显得理所当然。

  踏上非洲大陆:测绘师改行当“画手”

  2017年10月10日,董秀峰乘车从机场来到工地。“从机场到工地的路况越来越差,最后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了。”他回忆道。还没来得及从颠簸中缓过神来,项目方就为他准备了一个“惊喜”:项目部署会。科特迪瓦能源部、中水五局、项目监理方、项目运营方的实验室,各方坐在一起,“一屋子外国人,负责测量监测的就只有我一个人。”

  事实上,总部还为他配备了4名研发人员。因为时差,他每天投入工作时,已经是国内的下午了。因此这4名研发人员需要夜夜加班到凌晨,以解决一线随时会遇到的问题。

  整个项目推进速度非常快。部署会董秀峰向监理方提交了施工计划,第二天就得到回复:可以踏勘开工。他说到,效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无论是监理方还是中水五局都太需要监测数据了,传统人工测量实在太慢了。

  时间并不太充裕,项目方要求在40天左右的时间内,迅速搭建完11个监测站,并调试运行。建站过程中,项目方仅配备了两名非洲工人。名为阿比博和弗朗西斯的两名工人,光是学习剥电缆皮,就花了好几天,因为他们的手太粗大,以至于很难进行精细的操作。

阿比博和弗朗西斯的两名工人在剥电缆

  当然这只是“万事开头难”的一部分,来自法国的项目监理也出了不少难题。这名监理虽然拥有博士头衔,但并不了解测绘行业。因此他对项目文档的要求是:不仅他要能看懂,项目部的任何一名检查人员都得能看懂。每个站点的调试报告、线路走向、何时完成安装,通通需要写进文档。

  最难的就是光纤。11个站点共22个光纤接头,最后要汇入48芯光纤中,每一根都要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当问到用什么工具作图时,董秀峰笑了一下说“Word”。这位有着十余年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每天都会用Word画上几个小时的图,他甚至需要上网学习通信线路的专业绘图方法。

7.jpg

  让他感到骄傲的除了这些文档外,11月3日大坝剪彩时科特迪瓦总统阿拉萨纳·瓦塔拉先生的到来也让他印象深刻。当时总统行走在坝体上时查看了这些设备,据现场的工作人员回忆说,总统对它们的“印象很不错。”

科特迪瓦总统现身剪彩现场

  再会,非洲?

  10月30日,随着11个观测墩全部竣工,标志着监测站正式投入运营。间隔1小时的观测数据被实时地传输到网页端,供工作人员查看。“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网络设施的完善,总统也不再需要来到现场查看,而是在家就可以看到这些监测数据。”董秀峰讲到。

工人在观测墩上搭建观测站,这样的观测站共有11个

  因为在苏布雷的表现,中水五局非常希望他能够参与下一个水电站项目的建设。这次不仅限于运营自动化监测,还包含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测量。在未来的项目中,岩石科技也将尝试“内观”监测,既将传感器埋入被监测对象之中,完成诸如渗水、孔隙等更加微观的监测。

董秀峰在安装监测站

  所以,在未来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测绘工程师踏上非洲大陆。至于董秀峰,他回到北京后休息了整整一周。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段辛苦却难忘的“非典型外业”。他也会怀念起那段时间,无论是刻板的法国监理,还是“大手大脚”,说着蹩脚中文的阿比博和弗朗西斯。


TAGS:

更多相关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能力,在林业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调查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传统方法依赖人工测量,效率...

穿越到过去,探索古代的测量科技

穿越到过去,探索古代的测量科技

  现代测绘科技进步神速,包括北斗在内的四大导航系统(BDS、GPS、伽利略系统、格洛纳斯)服务全球,如同天眼,精密程度极高,那么如果在古代,测绘和定位这类需要精密仪器的工作怎么开展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CORS)与邻省实现数据共享

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CORS)与邻省实现数据共享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升陕西省与邻省交界地区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服务能力,自然资源部下属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建成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日前,该系统与邻省及相关部门基准站实现数据共享...

中纬ZDL700数字水准仪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中纬ZDL700数字水准仪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应用背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许多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其施工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种新技术、新功能的测量仪器也不断涌现,而电子水准仪更是得到了推广和普及。电子...

卫星遥感+PAD定位 助力粮食产量测算

卫星遥感+PAD定位 助力粮食产量测算

  今年宁波海曙开展的粮食产量调查监测工作中的新要求——实割实测,通过测规结合卫星遥感与PAD(手持GNSS接收机)定位,精准测算粮食亩产。据称,遥感测量下,早稻亩产数跟往年相差不多。  记者在现场看...

中海达RTK土方计算流程详解

中海达RTK土方计算流程详解

   利用中海达RTK进行土方计算,是一项高效、精确的工程应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采集施工区域前后两期的海量三维坐标数据,构建数字地面模型,进而计算两期模型之间的体积...

RTK解决方案:打开全新的定位体验

RTK解决方案:打开全新的定位体验

RTK解决方案:打开全新的定位体验RTK(Real-TimeKinematic)是一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高精度定位技术,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可靠的位置信息。无论是土木工程、测绘...

我国首次完成机载SAR系统计量检测(检定)

我国首次完成机载SAR系统计量检测(检定)

  近日,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计量站组织完成首次机载SAR系统计量检测任务,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标志着我国具备独立自主的SAR系统检测计量能力。2017年11月,依托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