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沉降观测步骤详细讲解,高精度水准测量流程

沉降观测步骤详细讲解,高精度水准测量流程

2018-12-29 热度:23487 ℃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均要求设置观测点。既然沉降观测这么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期沉降观测详细步骤解读,希望对您的工作及学习带来一定帮助。

沉降观测现场

  沉降观测的详细步骤↓

  仪器

  仪器应使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避免人工读数误差;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钢条码尺。在不具备铟钢条码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观测时间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观测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沉降观测的五定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观测过程中,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1.0m,

  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1.0mm,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埋入墙体的观测点

  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框架结构的观测

  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水准点

  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现场观察方法

  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绘制记录沉降图

  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第一次标高之差。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

  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1)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2.0 ×n 的开方mm(n测站数)。

  2)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1.0×n 的开方mm(n为测站数)。

  工作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整理原始记录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2)计算沉降量 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

  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2)计算累积沉降量:

  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绘制沉降曲线为沉降曲线图

  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TAGS:

更多相关

RTK如何进行间接测量?

RTK如何进行间接测量?

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通常用于直接测量,即通过接收和解码来自至少一个基准站的差分信号,实时计算移动站的位置。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像控点(ControlPoints)...

徕卡全站仪立式罐体内测法归零检核小技巧

徕卡全站仪立式罐体内测法归零检核小技巧

  2019年,立式罐容量计量新规程宣贯,在新规程中,对于现场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及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规程7.3.2.2径向偏差法的相关说明中,就要求在现场测量径向偏差时,需要设置归零检核点,在...

测绘无人机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测绘无人机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7月23日晚,老挝南部阿速坡省一座水电站发生溃坝事故,泄出50亿立方米洪水,造成26人丧生、数百人失踪,超过6600名村民无家可归。正在老挝执行自然资源部所属卫星测绘应用中心航空航天遥感国际合作任...

基于BIM的AR(增强现实)放样测量技术应用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意义

基于BIM的AR(增强现实)放样测量技术应用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意义

  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通常将其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五大特点。...

专业测量设备千寻星矩SR1RTK:在各种测量场景中表现如何?

专业测量设备千寻星矩SR1RTK:在各种测量场景中表现如何?

  千寻自主RTK设备:“星矩SR1”已经正式上线,作为一款专业的高精度GNSS接收机,千寻星矩SR1支持北斗、GPS、GLONASS、GALILEO四大卫星系统,可以被用于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地图测...

智慧灯杆装上“北斗芯“

智慧灯杆装上“北斗芯“

  智慧灯杆装上“北斗芯“  穿行在位于岳麓区洋湖片区的先导路,只见每隔30米就有一根灰色的灯杆,共计72根,依次排列在长约1.25公里的道路两旁。这可不是普通的路灯,而是集合了显示交通、天气信息以及...

7月1日起,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全面启用!

7月1日起,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全面启用!

  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加快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30号)要求,原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确定,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系统各类国土资源空间数据...

第三次土地调查来了,对农村土地确权划分有什么影响?

第三次土地调查来了,对农村土地确权划分有什么影响?

  近日,国土资源部对外发布重大消息,2018年开始,将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我国土地方面的一项重要制度,下面就说一下土地调查是什么?时间如何安排?用什么方式完成?这次调查能给农村带来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