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步骤详细讲解,高精度水准测量流程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均要求设置观测点。既然沉降观测这么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期沉降观测详细步骤解读,希望对您的工作及学习带来一定帮助。

沉降观测的详细步骤↓
仪器
仪器应使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避免人工读数误差;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钢条码尺。在不具备铟钢条码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观测时间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观测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沉降观测的五定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观测过程中,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1.0m,
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1.0mm,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埋入墙体的观测点
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框架结构的观测
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水准点
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现场观察方法
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绘制记录沉降图
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第一次标高之差。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
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1)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2.0 ×n 的开方mm(n测站数)。
2)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1.0×n 的开方mm(n为测站数)。
工作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整理原始记录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2)计算沉降量 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
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2)计算累积沉降量:
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绘制沉降曲线为沉降曲线图
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更多相关
中国牛 京台高速 打造北斗定位的智慧高速
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改扩建工程举行通车活动,该项目是全国首条全线开通的改扩建智慧高速。 这条先行先试的智慧高速,融合了5G、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定位等前沿技术,它是目前...
千寻位置建设运营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
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是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也是由国家北斗办主导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要的地面基础设施,该系统分布在全国的基准站实时接收北斗、GPS、GLONASS、...
一文读懂我国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
建设现代测绘基准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李维森就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应用答记者问 《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测绘发展的主要任务——加...
徕卡BLK360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徕卡BLK360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徕卡BLK360三维激光扫描仪自问世以来,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彻底改变了传统测量行业的工作方式...
测绘单位协助山东首次摸清地理国情家底
近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发布《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普查发现,全省房屋建筑(区)地表覆盖总面积15036.0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9.65%,与潍坊市...
华测RTK视觉放样X11工程测量定位测坐标防水测量兼容5星21频点
华测导航X11RTK是集成了华测新型视觉技术的一款革新型视觉放样RTK产品。支持沉浸式实景三维放样,放样一杆到位,效率提升了50%。支持跟随放样,放样底图跟着人旋转,第一视角看导航,不用费劲认方向、...
徕卡棱镜和支架合理搭配,更易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
以前我们介绍了徕卡原装基座以及脚架等能够提高测量精度,这期我们将会讲到棱镜和支架对全站仪测量精度的影响。 大家在测量过程时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测量环境良好,但测距长度大打折扣,达不到标称测程;短...
【新品推荐】中纬互联网全站仪ZT10i
ZT10i是将传统全站仪(TPS)与互联网(Internet)技术相融合,兼顾传统全站仪成熟的技术优点,创新融入互联网技术,开创国内首款上市互联网全站仪。 互联网全站仪 国内首创: ...











环球测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