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步骤详细讲解,高精度水准测量流程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均要求设置观测点。既然沉降观测这么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期沉降观测详细步骤解读,希望对您的工作及学习带来一定帮助。
沉降观测的详细步骤↓
仪器
仪器应使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避免人工读数误差;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钢条码尺。在不具备铟钢条码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观测时间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观测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沉降观测的五定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观测过程中,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1.0m,
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1.0mm,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埋入墙体的观测点
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框架结构的观测
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水准点
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现场观察方法
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绘制记录沉降图
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第一次标高之差。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
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1)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2.0 ×n 的开方mm(n测站数)。
2)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1.0×n 的开方mm(n为测站数)。
工作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整理原始记录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2)计算沉降量 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
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2)计算累积沉降量:
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绘制沉降曲线为沉降曲线图
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更多相关
徕卡全站仪助力2.35万吨桥梁转体
桥梁转体施工是上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特点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
RTK信号不稳定、精度因子超限、手簿传输数据异常,这些常见问题其实可以轻松解决
很多用户在使用RTK的时候会容易犯一些小错误,还有一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可能被忽略,这些不当的操作或者疏忽会使得在搜星、测距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今天,我就结合我的工作经验为大家总结一下在RT...
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全站仪导线测量步骤
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通常用于建立和复测大地控制网,如建筑放样、道路施工、地形测量等。南京环球测绘为您详解全站仪导线测量基本步骤!以下是全站仪导线测量基本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测量路线:规划...
姚岩森 “最精准”测量工:测量误差不到标准的1/4
感悟每一个工程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我很高兴能够接受城市副中心的新挑战。测量施工中的一点一线都连接着工程的心脏,每项定位坐标都必须做到坚如磐石,动摇不得,这就是我们测量工的工匠精神。——姚岩森小传从1...
徕卡RTC36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某石化工厂数字化中的应用
一、背景 石化工厂的安全运维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如果工厂工程资料保存不完整或者太过陈旧,不能反映厂区真实现状,就难以实现石化工厂的数字化管理。一般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完成工厂数字化可以获取厂区的精...
垂准仪是什么?如何使用激光垂准仪
垂准仪是什么?如何使用激光垂准仪在建筑、工程、地理和测绘等多个领域,垂准仪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密测量工具。它以其精准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成为了现代测量技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垂准仪的基本构造主要包括一个...
徕卡MS60助力金甬铁路隧道施工测量
一、前言 金甬铁路是一条连接金华市至宁波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重要工程, 是宁波舟山港便捷的战略疏港通道、区际快速通道和长三角内部...
徕卡全站仪船舶行业解决方案
一、方案概述 徕卡船舶测量解决方案是由徕卡专业的全站仪搭配徕卡本地化团队开发的造船助手组成,是徕卡针对于船舶行业的相关造船企业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对船体构件进行分段测定、分析,附加计算、点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