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技术蓝皮书》发布
《GNSS技术蓝皮书》,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 概论,交待此书的由来和组成;第二章 系列文章的分类与归总,对于可能技术趋势进行初步排队;第三章 GNSS技术趋势分析研究,明确重点发展趋势,逐个进行剖析;第四章 若干思考与建议。
北斗产业发展的形势一片大好,北斗全球系统今年底将投入基本服务,北斗二号将逐步过渡到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带来了更加强大的性能功能,同时GNSS兼容互操作,也将把北斗系统推上国际竞争的大舞台。北斗产业和相关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在北斗二号至三号的过渡和实现GNSS多星座兼容互操作的转折行动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时间考验人,考验智慧与力量,考验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北斗产业发展的角度,应用规模化、服务产业化、市场全球化是我们的基本目标,今后2-3年间,北斗导航的标配化进程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多星座信号的采用,实现GNSS互操作的进程,也将全面推动北斗产业的增量、增质、增效,加速走向全球的步伐。北斗产业继续遵循“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发展方针,大踏步地在服务全中国、全世界、全人类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
北斗产业发展,已经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与各个角落,行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北斗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北斗+”,或者是“+北斗”的一种产业发展生态,它在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过程中,与各行各业的应用与服务中高度的相互渗透互动,形成新的应用产品和服务模式,跨界融合成为一种新时尚。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北斗系统已成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今年底,北斗系统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天下之势,一旦成为大势,成为趋势,则势不可挡,轰轰烈烈,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北斗/GNSS技术发展大势,业已呈现明显趋势,未来技术发展亮点、热点、焦点已露端倪,如能抓住趋势,顺势而为,就能够赢得机遇,就能够牢牢地把握掌控发展主动权,所以研究GNSS技术发展趋势,便成为该书的目标。
我们在阅读、梳理、分析一系列文章的过程中,发现了三大应用技术趋势和一大热点与一个本征点,这就是:高精度大众化应用技术、电磁环境与场景化智能技术、多模跨界深度融合和集成技术,与囊括无人系统应用服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热点,以及GNSS核心技术还是离不开强化完善接收机技术这一本征点,其突出重点之一是天线系统。这些技术趋势和亮点、热点、焦点(本征点)的发现,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也是有点出乎在情理之外。前者是因为我们早已经在历来的技术发展中,业已见到某些明显端倪,但是后者,这些与GNSS相关的技术能够不约而同地聚焦到自动化与智能化亮点、热点、焦点上来,让我们又一次恍然大悟,GNSS提供的时空信息成为主体主线,这是我们提倡的新时空的又一明显例证,真正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在GNSS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来了北斗/GNSS系统及其产业的三大趋势,这就是:
所谓的GNSS第一大势,是从GNSS系统建设,转变为产业大上快上的契机,这一格局当前业已清清楚楚,洞若观火。至2020年四大全球系统(GPS、格洛纳斯、北斗系统、伽利略系统)和两大区域系统(QZSS、NAVIC),以及若干星基增强系统(SBAS),形成多星座、多频率共存共荣的局面,其中尤以GNSS兼容互操作为轴心将多星座系统关联起来,将多星座、多频率的复杂局面,简化为L1和L5两个频率上的不同系统的多种多样信号,同时简化的是GNSS接收机,实际上是简化了接收机的硬件,而复杂化了软件,从而开拓了终端产业多样化的前景。GNSS系统的不可或缺性昭然若揭,其应用与服务已经遍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提供的时空信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深入国防安全、国民经济、社会民生和科学技术的每个角落,一旦GNSS出现问题,会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
所谓GNSS第二大势,目前看起来其前景也逐步明朗化,这就是GNSS需要走升级跨越发展之路。它已经超出GNSS的范畴,换句话是从天基走向泛在的时空信息服务,也就是美国提出的从天基走向(泛在)的PNT,天基PNT的应用与服务,在时间空间上受到明显的限制,或者是说有其局限性。而泛在的PNT,相当于把前者彻底解放出来。泛在PNT,对于中国特色而言,当然就是新时空体系,泛在PNT只是新时空技术体系的一部分,更多的功性能指标需求已经凸显出来,要求体现信息时代、移动时代和智能时代的时代精神,这就是要加上安全可靠、精准确保、融合替换、开放共享、群智众创。这些已经不是新时空技术革命所能够涵盖的了,而是引领智能信息产业革命和相关的社会革命,从而摆脱为了创新而创新,不仅仅是做些锦上添花的事情,更多的是做雪中送炭的活计,做到顶天立地,脚踏实地,服务国计民生,服务国家的长远持续发展。
所谓GNSS的第三大趋势,是其新时空技术的引领性,成为信息文明时代的智能化发展进程的领头羊,成为智能信息产业的新引擎,成为无人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和革命性武装力量。其优势体现在整体的系统性,适合于全局态势和发展趋势的把控,不仅仅在于空间布局的演绎变化,更加重要的是时间进程上的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种实时化、场景化、个性化的动态情景,才是智能化的真正难题所在,也是无人系统将运动载体与周围事物和实际环境,实现融合交互、协调匹配、安全高效的关键突破点,和技术支撑制高点。也为时空状态过程控制、情景预测、难题破解、智能服务,提供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开发和解决方案的探索与求解的广阔空间,还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基础技术,以及自动驾驶车辆、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等自动化系统,提供了系统集成整体化架构和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统一大平台。
更多相关
徕卡助力冬奥 3D压雪让场地更精准 更高效 更智能
万众瞩目的2022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各国运动员将在这里进行精彩绝伦的表演,展现自己的精彩。其中云顶滑雪公园赛场,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单板平行大回转、障碍追逐6...
天津大学海洋学院与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建立测绘活动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党委与天津大学海洋学院党总支双方为了进一步推动海洋强国战略与测绘技术发展的有机融合,探索坚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展了首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 ...
武大测绘人参与南极科考纪略
南极,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着地球上独特的时空奇观,造就出千姿百态的白色世界。在南极,海水是蓝色的天宇,冰山是列队的云絮,揭开一层神秘还是一层神秘,走进一片神奇还是一片神奇。那里...
我国首次完成机载SAR系统计量检测(检定)
近日,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计量站组织完成首次机载SAR系统计量检测任务,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标志着我国具备独立自主的SAR系统检测计量能力。2017年11月,依托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
徕卡BLK360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徕卡BLK360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徕卡BLK360三维激光扫描仪自问世以来,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彻底改变了传统测量行业的工作方式...
全站仪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没有什么能阻挡测绘的脚步
在使用全站仪的时候,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对全站仪使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整理并解答,希望对用户朋友所有帮助。 对边测量在哪些测量工作中使用? 答:对边测量是指仪器放置在任何地点(无...
徕卡TZ12全站仪让您轻松应对高铁隧道导线测量
项目背景 京唐城际铁路为服务于京津冀地区的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城际高速铁路。起点位于北京站,终点位于河北唐山站,3标段工程为香河站,站中心里程为DK72+368,目前,中铁三局集团四公司京唐高铁3...
科力达三维激光测量系统应用实例
科力达三维激光移动测量系统,可用无人机或汽车搭载,通过移动测量系统操控软件实现点云/影像数据采集,连同实时获取的姿态和GNSS信息,经过三维激光点云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处理,实现灾害应急、农业、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