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心”保卫战,地理国情监测立下汗马功劳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湖南。从省会长沙出发,沿着城际干道芙蓉路南下,车行十多公里,我们便进入了省内负有盛名的“绿心”地区。这一带全是低山丘陵,植被茂密、河流清澈、空气清新,与北面长沙城的“钢筋水泥森林”形成鲜明对比。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随行的同志告诉我们,绿心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接合部,面积520多平方公里,涉及9个县市区和5个开发区,是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的“绿肺”,也是全省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自2011年以来,湖南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国家实验区为契机,通过立法保护、规划控制、生态补偿等手段,遏制“摊大饼”式的毁绿扩城趋势,致力守住绿心。在这场“绿心”保卫战中,地理国情监测立下汗马功劳。
卫星监测 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2012年11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颁布《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其中第36条明确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实施监控信息系统,加强对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履行生态绿心地区保护职责的监督检查。为落实条例赋予的职责,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省国土资源厅所属的国土资源规划院,建立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实施监控系统,对绿心地区生态环境、规划实施情况及违法违规行为等实行全方位监测。

项目主要利用资源三号和高分一号卫星影像,通过卫星拍摄、目标查找、定位比较、识别鉴定,重点对绿心的生态环境、违法违规、查处跟踪、产业引导、规划协调5个方面共41个指标,按季度进行监测,实时发现绿心生态环境变化要素,及时锁定破坏绿心行为,每季度、一年4次为省两型办提供监测数据,作为监管的依据。同时辅助可建项目准入审批,进行各级各类规划对接,促进绿心地区生态产业协调发展。
这个被称为绿心保护“天眼”的监控系统有着怎样的“神通”?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金章勇告诉我们,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耕地,违法违规采伐森林或在河道内采砂,毁林开垦、采矿,非法侵占、填堵河道湖泊,违规墓葬、养殖等行为,全都难逃“天眼”监视,都会被查处。在整改督查中,通过两个监测周期数据的比对,可以准确掌握违法违规项目整改情况、植被恢复情况、生态恢复情况。系统还可对森林覆盖率、水域面积、耕地面积、交通用地面积、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等13项生态环境变化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变化量,形成监测报告上报省两型办。在审批项目时,将项目的位置、范围等信息输入系统,与已有规划进行比对、叠加,只有符合规划的项目才会获批。
这个系统到底有多牛?金章勇举了几个实例:“在绿心区域内,通过卫星影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0.04平方米的地面大致是什么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有0.5亩(约333平方米)林地因违规开发变成建设用地,在卫星图上很容易就被识别出来。去年某项目建设用地刚刚超出所批红线0.9亩,系统就迅速把它揪了出来。”
测绘高新科技为生态保护添翼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遥感测绘所副所长肖莉是绿心监控系统项目负责人。从开始的规划论证、方案设计,到系统研发、推广应用,她都一清二楚。采访中,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监控系统的整个工作流程。
系统以2014年12月绿心地区遥感影像为基础,采用内业勾绘、外业实地调查的方法,将绿心地区划分为34286个地块,为每个地块建立档案,包括权属、面积、地类、性质等,形成了本底数据库,作为今后所有监测的基础。此后,系统每个季度自动抓取卫星拍摄的绿心地区影像,通过与前一季度的影像进行比对,生态要素发生变化、疑似受到破坏的地块会被标红,外业人员实地核查后,形成监测报告,上报省两型办,由相关部门处理。
为满足绿心生态常态化监管的需求,该院还开发了基于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平台——绿心监测通。它综合应用3S技术,在移动终端上集成了卫星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报批等数据资料,具有空间定位、违法信息查询、监测报告浏览、违法举报、统计分析等功能。利用这个平台,执法人员可以实时采集高精度的坐标信息,在现场与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就可以详细了解地块的性质、地类、面积等信息,可以当场判断其是否违法,并现场核查、取证,实时上传。
“以往,执法人员在去现场勘查之前,先要在办公室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实地勘查时,要带大量的图纸,现场进行图件比对;勘查后要回办公室录入位置、范围等信息。有了绿心监测通,执法人员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定位、查询、取证等,大幅提高了执法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确保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肖莉自信满满地说,“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测绘高新技术,并做到高频次、全方位实时监测,这个系统反映的绿心生态要素变化信息是最及时、最准确的,也是各项执法和督查的关键依据。”
监测监管紧密结合守护好绿心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发现问题,最终的目的还是实施监管。自2015年监控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通过卫星发现、属地处理、省级督查,真正做到了监测与监管紧密结合,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从下面的两起典型案例中,我们着实体会到了地理国情监测在生态保护中发挥的“威力”。
2016年5月,监控系统发现,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新田村存在一处疑似毁绿行为,经雨花区两型办、国土资源局等多个部门调查,确定该地块为湖南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审批非法建设的建筑垃圾消纳场。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块破坏绿地面积为39.98亩。事后,尽管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查处,但三季度监测数据显示,毁林面积新增27.29亩。该地块毁林面积大,且当事方不听劝阻,坚持倾倒垃圾,影响恶劣。经上报长沙市森林公安局、市绿心保护联合执法队,相关部门强制该公司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对负责人依法进行了处罚。目前,项目用地已全面复绿。
2016年6月,监控系统发现,浏阳市柏铃社区疑似两宗违规用地。市两型办经现场勘查,发现地块是湖南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修建的越野赛道。该赛道位于绿心限制开发区,非法占用林地36.12亩。去年9月11日,浏阳市人民法院判决这家公司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处罚金8万元。目前,项目已停建,除车道之外的空闲地均已复绿。浏阳市林业局、两型办还将该项目纳入重点监控对象,确保整改到位。
生态执法从卫星监测、实地踏勘核准、依法查处以及整治复绿、事后督查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监控系统提供的精准数据。系统使用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绿心地区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我们从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提供的一份统计报表上发现,2015、2016年,违法违规数量和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7.3%、58.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执著的生态坚守,使绿心地区开始有了丰厚的回报:一座座生态新城悄然崛起, 绿色产业初具雏形,旅游投资日渐增多,百姓幸福感节节攀升……
“绿心地区不仅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肺’,更是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我们要以绿心监控系统为依托,积极履行好新《测绘法》赋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生态保护’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好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作用,当好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包公’,管住违法违规、挖山不止的‘愚公’,帮助绿心地区守住青山绿水,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对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贡献率。”金章勇的这番话,让我们对绿心的未来、对三湘大地生态文明发展的未来充满期待。
本文由南京环球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整理发布
更多相关
回首改革路 传承测绘情
他1977年从部队转业至江苏省测绘局测量二队从事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至2015年退休,从事测绘工作近40年;他作为改革开放40年时代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为祖国建设挥洒青春和热血,为测绘事业奉献赤子...
继2019年RTK大单后,又发货1000台!南方测绘再次拿下印尼国土资源部大单
为了满足印度尼西亚土地局提升土地认证的效率 印尼再次全球采购大批RTK 2020年4月 南方测绘再次拿下1000台的RTK订单 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期下 20天的时间内 生产基地迅速完成...
直击“三调”:测绘员脚量青藏高原,“缺氧不缺精神”
因条件有限,在路上解决午餐的测绘队员 今年年初,第三次国土调查测绘队伍来到西藏进行作业、调查,这是一项深入了解国情国力的重大调查。 在“世界屋脊”西藏,“三调”的目标是全面掌握自治区总面积12...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能力,在林业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调查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传统方法依赖人工测量,效率...
【应用案例】徕卡三维激光扫描多源数据融合方案的街区改造测量应用
案例背景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反映文化交融、彰显东方智慧、体现中华文明特征的重要载体。国内各地存在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做好保护工作仍然存在诸多挑战,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完成。其中,测量工...
火箭军+RTK:炮火精准打击,测绘功不可没!
在今年元宵节,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火箭军官方微博账号@中国火箭军、@东风快递在元宵节这天终于各自发布了它们的第一条微博,正式开业了! 而“严肃”的中国火箭军也“皮“了一把,东风快递开始营业第一条...
回望全站仪过去四十年的技术发展与变革
对于从事测绘相关行业的人来说,全站仪可能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测绘仪器,可是提起全站仪的历史,很多人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其实,全站仪的历史并不长,从第一台拥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全站仪诞生以来,不过四十多年的...
道路巡检系统 千寻驰观介绍
道路智能巡检系统是千寻推出的轻量型路面自动化检测方案,本方案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及计算机视觉技术打造的道路智能巡检系统。系统支持云端检测和边缘实时检测两种模式。云端模式采用高算力服务器,对用户巡检的影...











环球测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