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心”保卫战,地理国情监测立下汗马功劳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湖南。从省会长沙出发,沿着城际干道芙蓉路南下,车行十多公里,我们便进入了省内负有盛名的“绿心”地区。这一带全是低山丘陵,植被茂密、河流清澈、空气清新,与北面长沙城的“钢筋水泥森林”形成鲜明对比。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随行的同志告诉我们,绿心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接合部,面积520多平方公里,涉及9个县市区和5个开发区,是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的“绿肺”,也是全省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自2011年以来,湖南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国家实验区为契机,通过立法保护、规划控制、生态补偿等手段,遏制“摊大饼”式的毁绿扩城趋势,致力守住绿心。在这场“绿心”保卫战中,地理国情监测立下汗马功劳。
卫星监测 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2012年11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颁布《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其中第36条明确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实施监控信息系统,加强对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履行生态绿心地区保护职责的监督检查。为落实条例赋予的职责,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省国土资源厅所属的国土资源规划院,建立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实施监控系统,对绿心地区生态环境、规划实施情况及违法违规行为等实行全方位监测。
项目主要利用资源三号和高分一号卫星影像,通过卫星拍摄、目标查找、定位比较、识别鉴定,重点对绿心的生态环境、违法违规、查处跟踪、产业引导、规划协调5个方面共41个指标,按季度进行监测,实时发现绿心生态环境变化要素,及时锁定破坏绿心行为,每季度、一年4次为省两型办提供监测数据,作为监管的依据。同时辅助可建项目准入审批,进行各级各类规划对接,促进绿心地区生态产业协调发展。
这个被称为绿心保护“天眼”的监控系统有着怎样的“神通”?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金章勇告诉我们,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耕地,违法违规采伐森林或在河道内采砂,毁林开垦、采矿,非法侵占、填堵河道湖泊,违规墓葬、养殖等行为,全都难逃“天眼”监视,都会被查处。在整改督查中,通过两个监测周期数据的比对,可以准确掌握违法违规项目整改情况、植被恢复情况、生态恢复情况。系统还可对森林覆盖率、水域面积、耕地面积、交通用地面积、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等13项生态环境变化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变化量,形成监测报告上报省两型办。在审批项目时,将项目的位置、范围等信息输入系统,与已有规划进行比对、叠加,只有符合规划的项目才会获批。
这个系统到底有多牛?金章勇举了几个实例:“在绿心区域内,通过卫星影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0.04平方米的地面大致是什么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有0.5亩(约333平方米)林地因违规开发变成建设用地,在卫星图上很容易就被识别出来。去年某项目建设用地刚刚超出所批红线0.9亩,系统就迅速把它揪了出来。”
测绘高新科技为生态保护添翼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遥感测绘所副所长肖莉是绿心监控系统项目负责人。从开始的规划论证、方案设计,到系统研发、推广应用,她都一清二楚。采访中,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监控系统的整个工作流程。
系统以2014年12月绿心地区遥感影像为基础,采用内业勾绘、外业实地调查的方法,将绿心地区划分为34286个地块,为每个地块建立档案,包括权属、面积、地类、性质等,形成了本底数据库,作为今后所有监测的基础。此后,系统每个季度自动抓取卫星拍摄的绿心地区影像,通过与前一季度的影像进行比对,生态要素发生变化、疑似受到破坏的地块会被标红,外业人员实地核查后,形成监测报告,上报省两型办,由相关部门处理。
为满足绿心生态常态化监管的需求,该院还开发了基于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平台——绿心监测通。它综合应用3S技术,在移动终端上集成了卫星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报批等数据资料,具有空间定位、违法信息查询、监测报告浏览、违法举报、统计分析等功能。利用这个平台,执法人员可以实时采集高精度的坐标信息,在现场与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就可以详细了解地块的性质、地类、面积等信息,可以当场判断其是否违法,并现场核查、取证,实时上传。
“以往,执法人员在去现场勘查之前,先要在办公室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实地勘查时,要带大量的图纸,现场进行图件比对;勘查后要回办公室录入位置、范围等信息。有了绿心监测通,执法人员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定位、查询、取证等,大幅提高了执法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确保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肖莉自信满满地说,“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测绘高新技术,并做到高频次、全方位实时监测,这个系统反映的绿心生态要素变化信息是最及时、最准确的,也是各项执法和督查的关键依据。”
监测监管紧密结合守护好绿心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发现问题,最终的目的还是实施监管。自2015年监控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通过卫星发现、属地处理、省级督查,真正做到了监测与监管紧密结合,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从下面的两起典型案例中,我们着实体会到了地理国情监测在生态保护中发挥的“威力”。
2016年5月,监控系统发现,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新田村存在一处疑似毁绿行为,经雨花区两型办、国土资源局等多个部门调查,确定该地块为湖南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审批非法建设的建筑垃圾消纳场。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块破坏绿地面积为39.98亩。事后,尽管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查处,但三季度监测数据显示,毁林面积新增27.29亩。该地块毁林面积大,且当事方不听劝阻,坚持倾倒垃圾,影响恶劣。经上报长沙市森林公安局、市绿心保护联合执法队,相关部门强制该公司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对负责人依法进行了处罚。目前,项目用地已全面复绿。
2016年6月,监控系统发现,浏阳市柏铃社区疑似两宗违规用地。市两型办经现场勘查,发现地块是湖南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修建的越野赛道。该赛道位于绿心限制开发区,非法占用林地36.12亩。去年9月11日,浏阳市人民法院判决这家公司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处罚金8万元。目前,项目已停建,除车道之外的空闲地均已复绿。浏阳市林业局、两型办还将该项目纳入重点监控对象,确保整改到位。
生态执法从卫星监测、实地踏勘核准、依法查处以及整治复绿、事后督查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监控系统提供的精准数据。系统使用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绿心地区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我们从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提供的一份统计报表上发现,2015、2016年,违法违规数量和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7.3%、58.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执著的生态坚守,使绿心地区开始有了丰厚的回报:一座座生态新城悄然崛起, 绿色产业初具雏形,旅游投资日渐增多,百姓幸福感节节攀升……
“绿心地区不仅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肺’,更是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我们要以绿心监控系统为依托,积极履行好新《测绘法》赋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生态保护’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好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作用,当好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包公’,管住违法违规、挖山不止的‘愚公’,帮助绿心地区守住青山绿水,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对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贡献率。”金章勇的这番话,让我们对绿心的未来、对三湘大地生态文明发展的未来充满期待。
本文由南京环球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整理发布
更多相关
南京北斗展会开幕:共享科技盛宴,再话智造未来!
北斗应用行业的盛会,6月南京,玄武湖畔,再度召开!一线专家,领域学者,纷至而来,共襄盛举,再赴科技盛宴。 2019年6月4日,第二届中国(南京)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览会暨北斗高峰论坛于南京新庄国际...
中纬ZT16R全站仪与ZT10R的区别
海克斯康集团旗下测量仪器品牌:中纬与兄弟公司徕卡的测量技术互通,在2021年第三季度推出全新的ZT16R全站仪。GEMAX中纬ZT16R全站仪赋能城市快速测量,为满足城市测量用户对测量效率的需求,...
《现代测绘》编委会会议在苏州召开
前几日《现代测绘》编委会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听取了2018年以来《现代测绘》编辑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分析了期刊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提高办刊质量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会议明确了...
科力达三维激光测量系统应用实例
科力达三维激光移动测量系统,可用无人机或汽车搭载,通过移动测量系统操控软件实现点云/影像数据采集,连同实时获取的姿态和GNSS信息,经过三维激光点云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处理,实现灾害应急、农业、测绘、...
徕卡TS16全站仪:全新升级提升测量体验
徕卡全站仪TS16经过升级后,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测量体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款全新的徕卡TS16全站仪的亮点。首先,新款徕卡TS16增加了自动量高模块,使得测量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高度测...
千寻位置建设运营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
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是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也是由国家北斗办主导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要的地面基础设施,该系统分布在全国的基准站实时接收北斗、GPS、GLONASS、...
使用GPS测量仪的注意事项,适合新手学习
土地面积测量仪又称 GPS测量仪。在以前,农业机工作收费或土地测量都用简单的拉线或皮尺作为测量工具,可以测量小块土地和规则形状的土地,但当遇到不规则的土地或面积大的地块时,皮尺或拉线都明显...
RTK单点解或长期浮点解太难了?解决办法在这里
RTK在测量时,主机收到差分信号后会有一个“单点”→“差分”/“浮动”→“固定”的RTK初始化过程。 但是有时RTK也会出现只显示“单点”或“差分”/“浮动”等无法取得固定解的情况。并且不建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