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记十九大代表-高级测量工程师白芝勇

记十九大代表-高级测量工程师白芝勇

2017-10-31 热度:4875 ℃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测绘工作者的一员,全国劳模、中铁一局五公司高级测量师白芝勇作为基层党代表参加大会。

  谈到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的感受,白芝勇激动地说:“作为一名一线工人,我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指导下,中国铁路、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到成为国家名片的光辉历程,也深刻感受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非常荣幸,能作为测绘行业的基层代表参加大会。习总书记说过,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事,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我们这些长期在基层一线的人员,要按照总书记指示,时刻不停地学习,做有知识、有技能、懂创新的人,适应社会发展,为建设现代化中国贡献力量。我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高铁修到更多的国家去,让各国人民在感受‘中国速度’的同时,也能感受中国工匠带来的‘中国技能’。”

全站仪测量6.jpg

白芝勇利用徕卡全站仪进行测量

  精益求精不懈奋斗

  正在建设的北京地铁十二号线,工地地处繁华地段,每5米就有一个沉降观测点,白芝勇和同事们要随时检测周边建筑和道路安全。采访中,白芝勇说:“测量工作就是工程施工的眼睛,如果我们测量出错了,你做的再好的东西,没有放到对的位置上,就是一个废品。”

  较真儿、能吃苦、爱学习是同事们对白芝勇的一致印象。1999年,白芝勇从兰州技校毕业,被分配到位于陕西西安的中国中铁一局五公司。此后的18年,白芝勇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他克服了高原缺氧、冰雪严寒,战胜了高温酷暑、沙漠干渴,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洒下汗水,在渺无人烟的地方留下足迹。

  白芝勇先后参加了秦岭特长隧道、乌鞘岭特长隧道、精伊霍铁路北天山隧道、宜万铁路、洛湛铁路二期、台缙高速公路苍岭隧道、诸永高速公路云腾岭隧道、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工程、济南黄河大桥连接线工程、郑西客运专线秦东隧道、武广客运专线、京沪高铁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外业测量及内业处理,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没有出现一次测量事故,全部获评优质工程。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是世界上同类隧道中规模最大、地质最复杂的过江隧道。为此,白芝勇和他的团队釆取即时传递三维坐标的办法,通过精测设置了4条控制线,引导盾构机精准前行。2015年7月,“天和号”“天和1号”盾构机在地下整整穿行了900多天后,以误差仅12毫米的高精度,圆满实现贯通。

  18年间,白芝勇几乎参与过所有重大铁路项目的勘测工作,完成工程测量任务约2000公里,其中高铁就超过1200公里,占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的近十分之一。

  白芝勇曾说:“为了测量,我不知道翻过多少座山,趟过多少条河,走了多少人从不曾走过的路,磨烂过多少双鞋子,遇到过多少次惊险。可当我看到那些曾经没有路的地方,因为我们的精心测绘和建设,天堑变通途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多年来,白芝勇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最美青工、全国知识型职工、全国劳模、首届央企楷模、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陕西省劳模、陕西省知识型职工等荣誉称号,201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刻苦钻研学无止境

  “技术工人能出科技成果,也能摘金夺银。”这是白芝勇一直坚信的一句话。

  初入精密测量行业时,技校毕业的他为了早日会用测量仪器,每天下班后,都会把水准仪抱到办公室,利用地面、椅子、桌子形成高差,用钢卷尺将高差量出来,然后用水准仪去测。

  在工作中,他积极参与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测绘中的实际运用;在学习上,他积极阅读各类技术书籍。参加工作十几年来,白芝勇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他自费购买了上万元的书籍,把不懂的问题列出来,在书本上寻找答案或向他人请教。出测时夜里卧铺车厢熄灯了,他端着书本在车厢的连接处看书。

  在长大隧道建设中,他和同事引进了先进的RTK定位测量系统。在精伊霍铁路北天山隧道、郑西客运专线秦东隧道等长大隧道控制测量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提高测量效率3倍以上,降低测量成本约70%,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与研究项目中,他将测量的基本原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了从外业数据采集、质量检核、预处理到内业数据处理、成果报表输出的一体化和自动化作业流程,代表了目前地面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

  在武广客专浏阳河隧道项目中,白芝勇开展了竖井定向测量系统应用技术研究和运用,使用普通陀螺经纬仪、铅锤仪联合定向法,成功解决了浏阳河隧道3号竖井长距离开挖正洞高精度贯通的施工测量难题,提高了横向贯通精度,节约成本近20万元。

  18年来,白芝勇实现了由测量工到测量专家的转变,所在单位成立了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先后项国家专利,完成2项科研成果,以及30多个项目攻关,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无私奉献绘就人生

  搞测量,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是常事。逢年过节,别人都在家团聚的时候,白芝勇和同事却常常背着几十公斤的测量仪器跋山涉水,在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苦条件下坚守岗位。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白芝勇需要适时测量确认角度,常常是“边炸山边测量边修建”。每次他刚刚撤走仪器,身后就响起了爆炸声。最近的一次,炸药离白芝勇只有不到10米的距离。正是由于离爆炸点太近,白芝勇的耳朵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此后只要坐高铁过隧道,耳鸣引起的剧烈疼痛持续10多分钟。

  2003年冬天,在进行京沪铁路黄河桥测量任务时,面对已经结冰的黄河,大家犯了难。仪器有10多公斤重,掉在河里怎么办?几个人一合计,决定把仪器平放在冰面上,人也跟着匍匐前进,一只手握着仪器,一只手使力前行。白芝勇在冰薄的地方落了水。他从水里爬起来的样子,让他的同事至今难忘:“双耳冻的全是血口子,裤腿上还结了冰。他借来老乡的玉米棒子,去打被水泡得皱巴巴的衣服,水拍干了就穿上继续干活”。

  在为上饶至武夷山的高速公路做测量时,正是2008年最热的季节。为了躲避蚊虫叮咬,在逼近40摄氏度的高温里,白芝勇穿着长袖长裤翻山越岭。武夷山的天气说变就变,走在山顶,眼前一道雷电就劈了过来,他立即全身扑倒在地。

  精湛的技术和坚韧的性格,使白芝勇成为大家争抢的人才。有公司给他25万元年薪,有老板要把工程测量包给他,都被他一一拒绝。白芝勇始终坚信,只有事业的发展,才是个人的成功;只有集体的团结,才有自身价值的实现。

  全年300多天在外业,白芝勇始终坚持在普通岗位上。他热爱自己的团队,热爱测绘工作,尽管工作环境艰苦,他却把其当作磨练意志的难得机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


TAGS:

更多相关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设计师谢军:掀开国人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设计师谢军:掀开国人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开启全球组网新时代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即将迎来18颗左右的卫星发射任务,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

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纵横股份科创板上市

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纵横股份科创板上市

  2月10日,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纵横股份,688070.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作为国内第一家以无人机为主营业务上市的企业,纵横股份迎来重要的里程碑...

中纬全站仪ZOOM95优势和特点介绍

中纬全站仪ZOOM95优势和特点介绍

海克斯康,数字化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革新者,秉承“智慧引擎,共赋未来”的理念,凭借“双智战略”推动制造业的智能与创新,构建新基建智慧城市生态体系。海克斯康专注于高科技细分市场,并致力于成为各细分市场的第...

徕卡LS15 “如履平地”的秘诀是什么?

徕卡LS15 “如履平地”的秘诀是什么?

高海拔测绘历来都需要面对严峻挑战,在一次位于世界屋脊之上的高难度作业中,徕卡测量系统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这一项目是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铁路项目,因涉及与相邻标段水准线路搭接,二等水准测量需徒步绕行20...

UFO T3工程全站仪

UFO T3工程全站仪

锐测测距技术光斑不发散,测距快准狠    全新的RayEDM(锐测)测距头,产生的相位激光光束,500米处光斑不发散,回馈信号强,不仅能精确测量电杆、墙角...

徕卡新一代手动全站仪—TZ05、TZ08、TZ12

徕卡新一代手动全站仪—TZ05、TZ08、TZ12

  徕卡测量系统凭借两百年悠久的历史沉淀、欧洲瑞士精湛的制造工艺以及永恒不变的创新精神,持续在开发更加优秀的测量产品。不论是1921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经纬仪T2,还是2016年全新推出超高精度全站仪...

测绘知识大全

测绘知识大全

  1、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原点的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2、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一1956年...

【新品上市】徕卡Pegasus TRK家族再添新成员——多种配置,各尽所能

【新品上市】徕卡Pegasus TRK家族再添新成员——多种配置,各尽所能

徕卡PegasusTRK集成激光雷达、全景相机、GNSS、IMU、SLAM以及机器学习芯片,可搭载于汽车、火车或船上采集毫米级的高精度点云和全景数据,智能软件可以自主实现从路线优化、校准、数据处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