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调查如何才能产生高质量数据
“我们往往只闻众多调查项目轰轰烈烈地启动,调查船奔赴各大洋考察继而凯旋,鲜有人关心取得了多长时序的有效调查数据,质量又如何。”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许建平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问,“这些年国家海洋调查投入增加,真正产生了多少有价值的数据?”
多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数据是花费数以亿计的海洋调查成果的最终体现,合格数据更是海洋科学的生命线,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控制的数据只是一堆无用的数字垃圾。

未建立有效的调查数据质量审核制度
1999年,许建平和中科院院士苏纪兰一道,对利用各类CTD(温盐深)仪在南海多年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质量情况进行深度剖析发现,电子元器件老化、测量现场外界电讯号干扰等因素,都会导致CTD仪的测量误差。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有关人士重视。即使像CTD仪这种测量精度高、技术先进的装备,若不能‘去伪存真’,也会带来一些错误信息,导致错误认识。这将直接影响我国海洋调查数据在国际上的声誉,以及业内对调查研究成果真实性的评价。”让许建平有些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海洋调查投入猛增,但对调查数据质量却重视不够,一直没有建立有效的调查数据质量审核制度。
通常原始调查数据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质量控制,在剔除错误数据,消除各类误差后才能成为研究所需的数据资料。
但不少数据未经质量控制被直接使用。一名从事多年海洋调查数据处理工作的业内人士和记者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曾有一名学者准备在某个学术研讨会上,就某次调查数据的“异常”进行学术讨论,经熟悉数据处理的人士提醒与验证,才得知该“异常”源于仪器校正系数失效。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研究员刘保华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让具备海洋调查资格的“合格人”用“合格仪器”获得“合格数据”,并在过程中加强第三方评价。许建平则建议,探索建立追究项目责任人或任务承担者责任的海洋数据质量审核制度。
低“性价比”工作导致数据质量下滑
“1958年首次全国海洋普查时,尽管仪器设备并不先进,但老一辈科学家发扬严谨的科学精神,获得了大批高质量的观测资料。”许建平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合作项目“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中,我国科研人员对测量仪器获取的资料进行严格质量控制,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如今,我国海洋调查已从近海、河口走向深海大洋,大批高精度测深仪等水文设备投入使用,然而活跃在我国海洋调查一线的多是在读研究生或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他们相对缺乏海上调查技术及数据处理经验。项目负责人忙于申请项目、发表论文等彰显个人业绩的工作,对数据质量问题重视不够。调查数据质量下滑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在业内看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质量控制分析是一项不能省略的基础性工作。不争的事实是,尽管处理了海量数据,但据此撰写的论文很难发表在较高级别期刊上,难以获得科研绩效和业绩认可。在现有评价体系下,海洋科研分工被打乱了。这也是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的现象。
“作为‘原料’的调查数据不经过处理和质量控制分析变不成合格‘零件’,科学家们使用不合格‘零件’组建的‘产品’也可能‘假冒伪劣’。”上述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一些期刊对论文中使用的数据资料并没有检验通道,致使“科学”论文不科学,“虚假结论”呈上升趋势。由于海洋调查数据共享程度低,多数情况下其他研究者无法获取论文中所使用的数据,结论是否客观真实很难在短期内被验证评估。
灰色地带游走的管理尴尬阻碍数据质量提升
无论纵向还是横向对比,在数据共享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试点资助的“共享航次计划”已有不小进步。但相关人士表示,受限于数据安全保密这道红线,目前仍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困扰行业的通病:资料中哪些涉密、哪些不涉密,游走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这使得数据管理并非易事。
“这个门槛的设定涉及国家利益和安全,但并非源于海洋调查数据的特有属性,门槛高低说到底是一个尺度问题。”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从历史上来看,这个尺度也并非一成不变。但如今“数据保密和安全”常常成为拒绝数据共享的挡箭牌、劣质“零件”和低档次组装“产品”的遮羞布,并不利于提升海洋调查数据质量。
2015年,国家海洋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在征求各方意见,有意给不那么敏感的海洋环境资料松绑,面向社会开放。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条例仍未出台。
相关人士呼吁尽快出台海洋调查数据管理相关条例。此外,应建立学术期刊“论文引用数据库”,即论文被接收时,作者应将使用的数据资料一并打包提交,这样既方便溯源查询,解决“虚假”结论难以识别的难题,又可以将数据作为资源积累、共享。
更多相关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介绍
无人机倾斜摄影,也被称为无人机空中摄影测量(AerialPhotogrammetry)或倾斜航空摄影(ObliqueImagery),是一种利用无人机携带高清相机在空中进行的摄影技术。相较于传统的...
陕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验收会与领导小组会在西安召开。国务院普查办常务副主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晓驰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普查项...
徕卡-如何让全站仪1秒钟采集500万个数据?
1977年6月,WILD公司在国际测量师协会(FIG)会议上,首次对发布全站式电子速测仪TC1,从此外业“打点”,内业“连图”的模式开始在大比例尺测绘中普及。 直到当今,全站仪作为百米量级上最高...
千寻CORS账号 千寻cors账号购买 千寻cors账号官网
千寻CORS账号千寻cors账号购买千寻cors账号官网千寻CORS是一款高可用、高并发、云端一体的覆盖全国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由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同打造,依托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
中海达获2023年卫星导航创新应用最高奖
近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组织评选的2023年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各类奖项揭晓,其中2023年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含白金奖2项、金奖13项、银奖18项。由中海达旗下公司广州海达星宇技术有限公司、...
中纬ZT30R ULTRA全站仪说明书
中纬ZT30RULTRA全站仪说明书用户手册本手册专门针对使用中纬ZT30R ULTRA全站仪的用户。为了更好的使用,在操作中纬ZT30R系列全站仪之前,请认真通读本手册。中纬ZT30...
软硬件结合,让测绘更高效——思拓力RTK与工地通路测APP的全新搭配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要求更高、更精确、更快捷的测量方法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测量行业的进步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更新换代,同时应用软件上的开发和发展更好地实现测量...
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纵横股份科创板上市
2月10日,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纵横股份,688070.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作为国内第一家以无人机为主营业务上市的企业,纵横股份迎来重要的里程碑...











环球测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