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服务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成果应用
2018 年初夏时节,赤水河畔,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的一架白色DB-2 测绘无人机划破长空。数小时后,一张赤水河畔某林场松树松材线虫疫情专题图就放在了四川、贵州两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领导案头,受灾松树分布及灾害规模一览无余。这是该中心自2016 年以来第六次和四川森防总站合作,也是第三次跨省开展地理国情信息服务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地理国情监测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重要基础,也是测绘地信工作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的主攻方向,更是测绘地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突破口。近年来,四川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立足测绘保障优势,不断深化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应用,在矿山生态建设、森林有害生物联防联治、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重要危险源风险防范、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等方面,广泛联合国土资源、林业、安监、公安等部门,积极服务全省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等领域,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定期监测 服务矿山治理
矿山安全治理是四川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拓展地理国情监测应用服务、开展专题生态监测的成功尝试,这为定制各类社会自然资源的健康档案提供了参照范本。
尾矿库是矿山重大危险源和环境污染源,作为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拥有较多尾矿库,且部分尾矿库布局不合理,威胁下游居民区、重要工农业设施安全。四川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联合四川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利用测绘新技术,对攀枝花全市尾矿库的规模、布局、生态状况等进行了全面监测。此外,还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攀枝花市最大的尾矿库万年沟尾矿库进行了健康体检,建立了尾矿库数字健康档案,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变化分异规律,诊断尾矿库的健康状况。
以多期数字健康档案数据为基础,该中心对尾矿库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度会诊,分析了尾矿库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潜在环境风险及风险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得出,十年间,攀枝花市尾矿库建设发展未以大规模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大部分尾矿库周边生态环境属于“ 良”的状态,万年沟尾矿库下游敏感对象较少,环境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且有下降趋势。尾矿库“ 会诊结果”为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摸清尾矿库运行状况、开展尾矿库生态恢复治理、管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等提供了科学的信息支撑。
遥感督查 守护绿水青山
四川拥有全国第二大林区,自2004 年首次发现松树“癌症”松材线虫病以来,疫情蔓延严重。为对松材线虫病爆发进行及时发现,四川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积极与林业部门协同合作,一方面明确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需求,另一方面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获取优势,探索出一条疫情区域普查、外业核查、防治复查、总体督查的“四查”松材线虫疫情的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体系。
通过对赤水河流域、四川盆地东南地区、渠江上游、秦巴山区等松材线虫病疫情严重区域进行监测,该中心获取了这些区域松树林的健康状况数据,诊断区域松材线虫病情,以便林业部门开展有害生物防治。该体系还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的高度称赞,认为其改善了传统疫情监测方式,实现了病死木的快速定位、疫情数据的快速统计和更新、外业的精准定位,为林业有害生物疫情防治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
2017 年7 月,环境保护部印发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及核查处理办法( 试行)》,明确指出要用遥感监测手段开展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四川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联合巴中市环保部门,在光雾山自然保护区利用遥感天眼,通过摸清自然资源本底、排查疑似违法违规人类活动、核查违法违规人类活动和复查问题整改状况的“ 一摸三查”,核查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中255 处空间地理位置以及人类活动类型、规模、利用类型变化等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为政府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督察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精准测绘 护航社会和谐
四川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康巴藏区的治理与发展一直是地理国情监测深化应用的重要领域。“ 十二五”以来,四川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与四川省公安厅、国安厅等部门多次合作,综合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地理信息数据挖掘等技术,深入统计分析了康巴藏区的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并对康巴藏区重点地区的城镇建设、寺庙改扩建、基础设施修建等开展了专题监测和综合统计分析,为政府开展藏区社会治理、完善寺庙基础设施、保障公共安全、优化功能布局提供了决策支持。
2017 年12 月5 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专程为四川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送上感谢信和“ 警民齐心情同鱼水 精准测绘助力安保”的锦旗,感谢该中心为首届成都国际马拉松赛提供的《安保指挥图》《重点要素分布管控图》等50 余幅指引性图件,为该局科学制定安保措施、顺利推进安保工作以及圆满完成安保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中心不断加强测绘保障能力建设,近年来与公安等部门在重点区域无人机数据获取、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和成果深度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社会治理、平安四川建设、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
测绘地理信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者、服务者和监督者。“十三五”以来四川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以“按需监测,协同服务”为工作导向,注重“以备应战,以战促备”,积极发挥地理国情监测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多次与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利厅、气象局、地震局、减灾中心、成都市环保局、四川省资源研究院等政府部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应用服务合作,在防灾减灾、风险防范、备灾监测、灾备储备等业务工作中探索地理国情监测新需求,并以需求为导向,基于四川省备灾地理信息资源,利用多时间序列的地理信息资源开展常态化的地理国情监测服务,为保护四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更多相关
瘫痪”117小时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恢复服务
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局于2019年7月11日向用户发布预警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伽利略系统于7月12日起网络中断。这意味着智能手机、GNSS接收机等电子装置所含的接收器无法接收计时或定位信息,但...
港珠澳大桥顺利开通,是测绘工作者的骄傲!
10月23日上午9时,超级跨海工程、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历经14年筹建,正式宣布开通。它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
千巡翼X1,千寻位置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星地一体
在广西北流市,有着一批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游天府极具当地特色。去年,千寻位置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游天府古建筑进行了一场“数字化存档”的实验,高效、智能地完成测绘建档工作,助力历...
中纬ZG20RTK主板定制,体验更新
中纬ZG20RTK主板定制,体验更新 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工程及测绘技术人员对测量仪器如GPS-RTK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既要精度高,又要稳定性好、还要抗干扰性强,因此GPS-...
中纬ZOOM35全站仪的特点与优势
中纬ZOOM35全站仪的特点与优势中纬ZOOM35全站仪是一款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矿山等领域。其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高精度测量测角精度高:ZOOM35采...
“智能、绿色、创新、高效”——第十届中国智能化绿色开采技术与装备大会暨展览会——海克斯康参会报道
2023年4月8-11日,第十届中国智能化绿色开采技术与装备大会暨展览会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矿研期刊出版(长沙)有限公司、湖南省有色金属学会采矿专业委员会、中国绿色智能矿业平台联合承办。大会...
中海达RTK在测绘行业应用的优势
中海达RTK以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声呐、光电、惯导、激光雷达、UWB超宽带、星基增强等多种技术,已形成“海陆空天、室内外”全方位、全空间的高精度定位产业布局,中海达RTK结合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后...
“中国极地测绘之父”鄂栋臣逝世 曾连续11次挑战南北极
那个曾经的放牛娃,那个曾连续11次挑战南北极的汉子,那个为我国极地科考奉献一生的老人,走了,去了比南北极更遥远的地方。 被誉为“中国极地测绘之父”的武大教授鄂栋臣,2月21日因病在武大中南医院逝...











环球测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