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回首改革路 传承测绘情

回首改革路 传承测绘情

2018-10-13 热度:3708 ℃

  他1977年从部队转业至江苏省测绘局测量二队从事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至2015年退休,从事测绘工作近40年;他作为改革开放40年时代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为祖国建设挥洒青春和热血,为测绘事业奉献赤子之心。在举国掀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热潮的日子里,笔者走访了这位老测绘——宋建邺,听他讲述他亲身经历的令人难忘的测绘故事。

  初识不知测绘意 历经磨炼成行家

  “我参加工作时不太了解测绘是干什么的。那时正值改革开放,为了搞经济、抓生产,各地的地图需求很旺盛,但局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江苏仍有很多无图区,只有解放前的一些粗略的手绘图稿。而且,当时我们的设备很落后,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第一代1:1万基础测绘地形图制图几乎是从零开始的。那时我们是4人一组,1个人观测,1个人记步,1人选点,1人扛标尺,4人相互配合,一个小组只有一辆自行车,那一张张图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别说电脑了,连计算器都没有,经常是通宵打算盘或者手写计算来复核白天测量的点位。遇到数据误差偏大,第二天还得补测。我和3位同事整整干了50天才完成第一幅图。看到成果时,我很高兴,很有成就感,对测绘的了解也更进了一步。”老宋说。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盐城大丰,为了测绘几条沟渠中间的一个碎步点,一个老同志在田埂上来回绕了1个多小时。”老宋说,当时刚参加工作的他,真不理解为何这一个点就要耗费1个多小时。“后来,我才明白,每个碎步点都是反映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真是‘一个点都不能少’。”紧接着他们又遇到一条大河,需要在河对岸打一个点,当时没有船也没有桥,一位老同志二话不说,一只手顶着测绘仪器,一只手打水,挣扎着游到对岸,爬上岸用手抹把脸,就开始测点。徒手扛着仪器游过河流,万一发生险情,后果不堪设想。这两位老同志身上那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给当时年轻的宋建邺带来很大震撼,他也因此对测绘这个行业充满了敬意。

  40年的测绘缘,老宋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测绘行业的发展变迁,科技一直在进步,国家一直在快速发展,他也从一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测绘人。

  肩扛标尺心志坚 不惧艰险绘江淮

  老宋告诉笔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野外吃饭是最大的问题,那时候江苏也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测绘队员们只能自带干粮和水,或者走到哪里就到当地老乡家搭个伙,临走时给老乡粮票和钱。老乡也很淳朴,很多都不收粮票。

肩扛标尺心志坚 不惧艰险绘江淮

  在野外作业,有旅馆就住旅馆,那个时候的旅馆就是大通铺,1毛钱1晚,卫生条件很差。即使这样条件的旅馆,很多地方也没有,只能找老乡家借宿。更艰苦的是到荒山野地里测绘,有时一干就是几个月,期间根本没办法洗澡。“那种滋味,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当时,从苏北驻地坐长途车回南京需要耗费一天时间。有一次,测区领导安排我去兄弟单位送资料,我在芦苇荡里迷了路,又冷又饿,一直跑到天快黑了,才碰到一位好心的老乡把我领出来。”老宋说:“虽然我在外业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这段经历为我后续的工作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特别是老一辈测绘人那种细致严谨、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让我受益无穷。”

  据老宋回忆,当时江苏局系统共有近600人,从1977年到1986年,用了近10年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最终完成第一次覆盖全省的1:1万地形图测绘。

  如今,经过40年的深化改革、开拓奋进,江苏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实现腾飞,统一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基础测绘工作稳步开展,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发展呈现集群集聚发展态势,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手握尺笔匠心描 字字珠玑跃纸上

  伴随着改革开放,测绘事业经历了从传统模拟测绘的小笔尖、玻璃棒、曲线笔,到数字化测绘的计算机、绘图仪,再发展到信息化测绘的信息系统、云平台的巨大变迁。

  据老宋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苏局都是人工制图,技术要求很高,一张全省地图上有上万个注记,这些都是靠人用小笔尖一笔一划写出来的,非常艰难,工作效率也低。直到1992年,江苏局才引进第一台计算机,老宋使用的第一台电脑的内存才6MB。2000年左右,计算机制图时代来临,实现了测绘工作从手工到计算机制图的大变革。早期绘制一幅1:1万地形图需要投入很多人四五十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仅需一个人一星期左右就能完成了。

  改革开放40年,江苏测绘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那么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进入测绘这个大家庭,老测绘宋建邺打心眼儿里高兴。他请笔者向年轻的测绘人转达一个老测绘的心里话:“干测绘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工匠精神,因为我们在图纸上、电脑上的一笔一划,都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严谨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事业发展的高度,对每个生产工序都必须一丝不苟,对成果质量要精益求精。另外,干内业的年轻人要争取跑几次外业,测绘外业是个锻炼人意志品格的大熔炉,虽然我干外业的时间不长,但对我的成长很有益处。只有在外业实地调绘过,才能真正达到测绘内外业无缝衔接的境界,才能切身感受到测绘祖国壮美山河的那份光荣和自豪。”

TAGS:

更多相关

测绘战士在青海,山下的测绘尖兵

测绘战士在青海,山下的测绘尖兵

  “我们从未畏惧过各种困难,因为我们是用脚步和心丈量地球的行者,每张地图都是我们智慧和毅力的结晶。”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阿尼玛卿雪山脚下,常年驻扎在此的青海省第一测绘院基础测绘工作者郑耀辉说。  ...

徕卡BLK36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铝单板行业的应用

徕卡BLK36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铝单板行业的应用

徕卡BLK36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铝单板测量行业的应用随着建筑行业对精度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现代建筑测量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徕卡BLK360作为一款轻便高效的三维激光扫描仪,...

大力推进基础测绘 巩固发展根基

大力推进基础测绘 巩固发展根基

  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基础测绘工作全国联动、硕果累累的5年。5年来,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观大势、谋大事、强基础、利长远,推动基础测绘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大力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为建设智慧中国奠定了坚...

K3 RTK入门太难?科力达老技术员带你轻松操作!

K3 RTK入门太难?科力达老技术员带你轻松操作!

  RTK电台1+1模式  一、连蓝牙  打开H5手簿,点击手簿键盘左上角的APP按键,进入工程之星5.0主界面,点击配置→仪器连接→扫描→选中所要连接的仪器号→点击连接。  二、设置基站的模式  设...

确保全站仪测量准确的前提条件

确保全站仪测量准确的前提条件

确保全站仪测量准确的前提条件全站仪是一种常见的测量设备,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和集成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等各个领域。但是,确保全站仪测量的...

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设备之:智能安全帽

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设备之:智能安全帽

北斗高精度智能安全帽QboxS30中海达基于人员安全防护推出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终端:智能安全帽。采用可拆卸设计,适配各种安全帽型,可重复利用,功能丰富,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行业应用。厘米级高精度定位...

CAD如何设置标注关联?

CAD如何设置标注关联?

CAD如何设置标注关联?用CAD绘图时标注是可以随着图形的变化而改变,即标注本身自动进行调整,如果每次更改图形后都需要在重新调整标注位置,非常影响图纸编辑效率,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那么大家知道如何设置...

中国牛 京台高速 打造北斗定位的智慧高速

中国牛 京台高速 打造北斗定位的智慧高速

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改扩建工程举行通车活动,该项目是全国首条全线开通的改扩建智慧高速。  这条先行先试的智慧高速,融合了5G、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定位等前沿技术,它是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