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北斗】与世界分享中国科技

【北斗】与世界分享中国科技

2019-01-22 热度:3890 ℃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将为全球提供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在浩瀚宇宙,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星星。它们距离我们约两、三万公里,既不会发光也不会发热,却全天候为我们提供精准及时、可靠稳定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这就是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国际上主要有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盟伽利略系统以及我国北斗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研制以来,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北斗系统是2012年底正式提供运行服务的。这几年连续稳定运行,应用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际合作中的国家名片。”据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副教授沈飞介绍,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系统正式拉开全球组网序幕。2018年7月以来,北斗三号系统进入高密度组网发射任务期,以每月一次两星的速度加速实施全球组网,成功将19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18年11月,基本系统完成组网建设。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气候条件下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设计之初,北斗三号就把服务精度设计目标设定在尚未发射的第三代GPS导航卫星及伽利略导航系统设计指标之上。”该系统副总设计师谢军表示,北斗三号继承了北斗特色,对标世界一流,增加星间链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播发性能更优的导航信号。

  “北斗系统国际首创混合星座设计,开创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星间测距技术。立足国情、富有特色。”沈飞表示。作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我国实现了关键器部件、用户设备全面国产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工程自主可控发展之路。

北斗三号卫星

  探索国际合作

  北斗迈出的这一大步,让世界各国从此多了一个选择。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印度尼西亚的土地规划、海岸线测绘;泰国的交通管理、摩托定位;老挝的精细农业、土地确权;俄罗斯的电力巡检……从光耀亚太,到拥抱全球,北斗正与世界分享着中国“奇迹”。

  事实上,北斗二号系统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并初步实现了国际化。“北斗三号不仅性能更优,服务方面也进一步拓展。”沈飞介绍。目前,北斗已加入国际民航、国际海事、3GPP移动通信三大国际组织。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北斗三号按照国际民航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还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标准,提供国际搜索救援服务。

  基础设施,是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实施与落地,让北斗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项目,是巴基斯坦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北斗海外首个组网落地项目,它满足了巴方在城市规划、国土测绘、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监控等领域实施现代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北斗/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接收机,应用于缅甸各地农业数据采集统计、土地管理,获得缅甸官员和专业测量人员认可,是北斗高精度RTK产品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首次批量应用。

  北斗的建设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既考验耐力又比拼速度。而加速融入世界的北斗三号,正用优异特色的性能,在太空中书写“中国速度”。成立中俄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和中美、中欧卫星导航合作工作组;开通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平台;与美、俄分别签署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北斗正在为多系统实现共赢、全球用户享受更加高效可靠服务做出中国贡献。

  不断探索与各个国家开展合作的模式,让北斗走得更稳更远。通过合作建设基准站、联合技术研究、联手产品开发、合资推广应用、人员培养交流等,北斗之光在全球越来越“亮”。

  催生融合应用新模式

  “北斗系统在民用市场占据了很大份额。2018年相应的产值近千亿,全国各地生产了许多北斗产业园,带动了北斗相关系统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发展。”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告诉记者,在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当前已形成北斗完整产业链。目前,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正在催生“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命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助力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交通的发展,北斗系统高精度应用需求加速释放。

导航新生应用模式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6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应用北斗系统,海事局等单位在沿海和港口建成109座北斗增强基准站,形成覆盖我国关键水域的北斗高精度服务网络。这有效带动了北斗终端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促进了北斗终端及芯片价格大幅下降。超过500万辆营运车辆上线,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GNSS车联网平台;全国4万余艘渔船安装北斗,累计救助渔民超过1万人,北斗成为渔民的“海上保护神”;基于高精度服务,北斗已用于精细农业、危房监测、无人驾驶等领域。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着眼于交通运输行业这一北斗系统关键民用行业应用,创新突破多项关键基础技术,打造了与北斗卫星系统相匹配的地面应用系列技术,并在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了规模化应用,发挥了显著作用,为北斗系统在我国关键行业的体系化、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斗在公安、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北斗基础产品实现历史性跨越。“国产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沈飞说。据统计,截止 2018 年 11 月,北斗导航芯片、模块、天线等核心产品性价比与国际主流产品相当,导航型芯片(模块)总销售量突破 7000 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产品分别占国内 30%和 90%的市场份额。北斗基础产品已输出到 90 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3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TAGS:

更多相关

Trimble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

Trimble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

天宝电子水准仪DINI03又称数字水准仪,基于自动安平水准仪为基础,在望远镜光路中增加了分光镜和读数器(CCDLine),光机电测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采用条码尺和图像处理电子系统。具有大图形显示界面,图...

徕卡LS10电子水准仪加密测量程序

徕卡LS10电子水准仪加密测量程序

  沉降监测是高铁建设、建筑施工等场景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监测周期长,一些监测作业组为了减少监测时间会对LS测量的数据进行篡改或仿冒,给后续建设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徕卡测量系统产品应用定制部经...

测绘技术全面助力应急保障事业

测绘技术全面助力应急保障事业

  近年来,地震、山洪、泥石流以及诸多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重大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灾后影像地图,是了解灾情信息、指导救援的关键,应急测绘保障因此被称作“灾区...

打造测绘发展新引擎 测绘科技成果创新

打造测绘发展新引擎 测绘科技成果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紧紧围绕改革创新发展大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把科技创新摆在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团结带领全国广大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同心戮力,砥砺前行,测绘地理...

徕卡LS15助力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

徕卡LS15助力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

  徕卡LS15助力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东南亚的首条高速铁路,项目全长1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

徕卡iCB70全站仪结合徕卡CAD在竣工测量中的应用

徕卡iCB70全站仪结合徕卡CAD在竣工测量中的应用

一、竣工测量的需求竣工测量是指各种工程建设竣工、验收时所进行的测绘工作。竣工测量的最终成果就是竣工总平面图,它包括反映工程竣工时的地形现状、地上与地下各种建筑物以及各类管线平面位置与高程的总现状地形图...

复合翼测绘无人机:每秒采集70万个位置信息

复合翼测绘无人机:每秒采集70万个位置信息

  导航、叫外卖、骑共享单车,现代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位置定位,而这种定位来源于海量的地理信息测绘。    一根皮尺,一台经纬仪,走在田间地头用脚丈量大地,这是传统的测绘方式。8月30日,记者在湖南长沙举...

中纬ZOOM35全站仪优势特点介绍

中纬ZOOM35全站仪优势特点介绍

中纬ZOOM35全站仪是一款专为满足多种测量需求而设计的仪器。它集合了高精度、多功能性和用户友好的特点。秉承欧洲精湛制造工艺和理念,具备专业品质完善至每一个细节。Zoom系列全站仪,采用更新的机身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