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与世界分享中国科技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将为全球提供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在浩瀚宇宙,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星星。它们距离我们约两、三万公里,既不会发光也不会发热,却全天候为我们提供精准及时、可靠稳定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这就是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国际上主要有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盟伽利略系统以及我国北斗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研制以来,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北斗系统是2012年底正式提供运行服务的。这几年连续稳定运行,应用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际合作中的国家名片。”据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副教授沈飞介绍,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系统正式拉开全球组网序幕。2018年7月以来,北斗三号系统进入高密度组网发射任务期,以每月一次两星的速度加速实施全球组网,成功将19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18年11月,基本系统完成组网建设。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气候条件下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设计之初,北斗三号就把服务精度设计目标设定在尚未发射的第三代GPS导航卫星及伽利略导航系统设计指标之上。”该系统副总设计师谢军表示,北斗三号继承了北斗特色,对标世界一流,增加星间链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播发性能更优的导航信号。
“北斗系统国际首创混合星座设计,开创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星间测距技术。立足国情、富有特色。”沈飞表示。作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我国实现了关键器部件、用户设备全面国产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工程自主可控发展之路。

探索国际合作
北斗迈出的这一大步,让世界各国从此多了一个选择。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印度尼西亚的土地规划、海岸线测绘;泰国的交通管理、摩托定位;老挝的精细农业、土地确权;俄罗斯的电力巡检……从光耀亚太,到拥抱全球,北斗正与世界分享着中国“奇迹”。
事实上,北斗二号系统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并初步实现了国际化。“北斗三号不仅性能更优,服务方面也进一步拓展。”沈飞介绍。目前,北斗已加入国际民航、国际海事、3GPP移动通信三大国际组织。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北斗三号按照国际民航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还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标准,提供国际搜索救援服务。
基础设施,是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实施与落地,让北斗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项目,是巴基斯坦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北斗海外首个组网落地项目,它满足了巴方在城市规划、国土测绘、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监控等领域实施现代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北斗/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接收机,应用于缅甸各地农业数据采集统计、土地管理,获得缅甸官员和专业测量人员认可,是北斗高精度RTK产品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首次批量应用。
北斗的建设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既考验耐力又比拼速度。而加速融入世界的北斗三号,正用优异特色的性能,在太空中书写“中国速度”。成立中俄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和中美、中欧卫星导航合作工作组;开通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平台;与美、俄分别签署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北斗正在为多系统实现共赢、全球用户享受更加高效可靠服务做出中国贡献。
不断探索与各个国家开展合作的模式,让北斗走得更稳更远。通过合作建设基准站、联合技术研究、联手产品开发、合资推广应用、人员培养交流等,北斗之光在全球越来越“亮”。
催生融合应用新模式
“北斗系统在民用市场占据了很大份额。2018年相应的产值近千亿,全国各地生产了许多北斗产业园,带动了北斗相关系统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发展。”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告诉记者,在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当前已形成北斗完整产业链。目前,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正在催生“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命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助力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交通的发展,北斗系统高精度应用需求加速释放。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6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应用北斗系统,海事局等单位在沿海和港口建成109座北斗增强基准站,形成覆盖我国关键水域的北斗高精度服务网络。这有效带动了北斗终端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促进了北斗终端及芯片价格大幅下降。超过500万辆营运车辆上线,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GNSS车联网平台;全国4万余艘渔船安装北斗,累计救助渔民超过1万人,北斗成为渔民的“海上保护神”;基于高精度服务,北斗已用于精细农业、危房监测、无人驾驶等领域。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着眼于交通运输行业这一北斗系统关键民用行业应用,创新突破多项关键基础技术,打造了与北斗卫星系统相匹配的地面应用系列技术,并在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了规模化应用,发挥了显著作用,为北斗系统在我国关键行业的体系化、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斗在公安、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北斗基础产品实现历史性跨越。“国产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沈飞说。据统计,截止 2018 年 11 月,北斗导航芯片、模块、天线等核心产品性价比与国际主流产品相当,导航型芯片(模块)总销售量突破 7000 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产品分别占国内 30%和 90%的市场份额。北斗基础产品已输出到 90 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3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更多相关
无人机导航或将不再依赖GNSS
美国德雷珀实验室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为无人机研发了一种先进的视觉辅助导航技术。该技术不依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环境地图以及动作捕捉系统等外部设备或设施。 背景 根据美国防高...
所见即所测, U3 AR视觉RTK“速”不可挡!
所见即所测,U3AR视觉RTK“速”不可挡!...
消防救援时的安全“守卫者”-徕卡安全监测方案
消防救援时的安全“守卫者”-徕卡安全监测方案 一、安全是所有消防救援和应急抢险任务时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 对于消防救援部门来说,灭火只是这支专业队伍的众多任务之一。除了灭火,消防队...
徕卡RTC36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图测绘是不动产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规的地籍测量由于工作繁琐,需要招聘大量的技术人员,采用手持测距仪、全站仪、RTK等作业方式进行。普遍存在时间紧重、任务重、人员不足、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 ...
其域灵光L2 Pro:突破维度界限 开启测绘新时代
突破维度界限:其域灵光L2Pro三维激光扫描仪开启测绘新时代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其域科技最新推出的灵光L2Pro三维激光扫...
智能经纬罗盘仪DQL-Z1
智能经纬罗盘仪测量功能包括:方位角、俯仰角、斜距、水平距、高差磁偏角设置,修正“磁北”到“真北”粗瞄与光学瞄准相结合,更容易锁定目标脉冲式激光测距,反应快速、准确支持磁偏角、样地名称、实时时间、屏幕亮...
低空无人机测绘:高效、精确、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军事和安防领域的专属工具,而是在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低空无人机测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采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测绘方法,...
“绿心”保卫战,地理国情监测立下汗马功劳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湖南。从省会长沙出发,沿着城际干道芙蓉路南下,车行十多公里,我们便进入了省内负有盛名的“绿心”地区。这一带全是低山丘陵,植被茂密、河流清澈、空气清新,与北面长沙城的“钢筋水泥...











环球测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