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回望2018,看中国北斗的崛起

回望2018,看中国北斗的崛起

2019-02-15 热度:6493 ℃

  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突破历史的37次发射,首次独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部署航天器数量居世界第二。成功发射18颗北斗卫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部署并投入运行,正式提供全球服务。而这背后是一群航天追梦人在幕后的不懈努力,今天一起走近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听他讲述2018年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台前幕后。

北斗卫星

  2018年是中国北斗卫星组网的“大年”。1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数量史无前例。谢军说:“2018年高密度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仅宇航型号是37件,103颗飞行器包括船、器、卫星。”

  在卫星导航领域,和发达国家同时期建设情况相比,北斗一年发射十多颗卫星,其发射密度和速度也是首屈一指。谢军告诉记者,这背后首先是国家的需要。2012年提供服务之后,北斗2号卫星在天上“工作”的情况非常好,地面的应用情况不断在扩大它的应用面。之后又提出来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那也是卫星系统和工程系统应该做到的。

  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回顾我国北斗工程建设,北斗一号实现了中国导航卫星从无到有,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导航卫星的国家;北斗二号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北斗三号,则真正实现“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愿景。谢军说,2019年,他们的目标是再发射10颗北斗导航卫星。2018年,他们有一句话是起跑暨冲刺,要拿出跑百米的速度跑完马拉松。

  1982年,谢军大学毕业,踌躇满志地踏进五院的大门时,他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他的一生将与“北斗星”紧密相连并折射出耀眼的光彩。献身航天事业30多年的谢军,结缘北斗工程己十多年,他带领北斗团队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他表示:“干航天的有一个特征,一定不是一个人在办公室埋头工作,一定是发挥大家的智慧,形成一个团队。”

  目前,北斗工程的研发团队大约有200人,其中有不少是80后和90后,谢军希望这些后起之秀经过历练,可以接过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接力棒。

  2018年12月27日,官方消息对外宣布,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不过,谢军也坦言,虽然我们的卫星服务范围可以覆盖全球,但在服务的质量方面和美国的GPS还有一定差距。经过前期一系列的验证,它可以为全球提供定位精度优于十米的服务。从现阶段服务的精度上来讲,与美国GPS还是有差距的。

  谢军说,预计到2020年,北斗3号卫星完成建设后,在卫星导航的服务精度方面,可以和美国的GPS不分伯仲。

  除了北斗,全世界还有3个系统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这四个系统在覆盖范围、系统性能上是相当的,但中国的北斗有自己的特色。外界更多关注服务全球的中国北斗,如何和其他系统在国际上同台竞技?在谢军看来,北斗更应做好自己,不去盲目对比。对用户来讲,选择用北斗的信号还是选择用GPS的信号,是他的权利,也包括现在很多终端厂商。实际上,卫星不能直接惠及老百姓,终端商是他们非常重要的客户。既是同台竞技,同时在系统上也要和国际几大卫星组织兼容互操作。

  在谢军看来,以目前的航天科技发展水平,人类即将进入宇宙空间带来的福利时代。他指出:“以前,人们比较多地享受开发地球上的一些资源。从国外的不管是航天飞机,还是前几年提到的将来宇宙旅行,在今天的成绩或者阶段,人类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享受空间带来的幸福感。再过五年、十年,人们可能会更好地享用它带来的一些福利。”

  谢军说,北斗卫星系统的基础平台已经搭建起来,希望更多的技术应用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勇于开拓创新,让航天科技更多地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TAGS:

更多相关

GPS不再是唯一选择,北斗三号卫星体系即将建设完成

GPS不再是唯一选择,北斗三号卫星体系即将建设完成

  古有司南,今有北斗。  卫星导航定位市场长期被GPS等国外企业垄断的情况下,国产自主研发的北斗三代导航卫星将迎来“全球时代”的关键时刻。  而说到北斗导航系统的国产化替代之路,少不了孙家栋的贡献。...

回顾测量仪器与计量检定发展的艰辛历程

回顾测量仪器与计量检定发展的艰辛历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平板、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已难觅踪影,光电测距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广泛应用。基线测量成功转型,在新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说起基线测量,就得讲讲基线测量的设备...

基于BIM的AR(增强现实)放样测量技术应用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意义

基于BIM的AR(增强现实)放样测量技术应用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意义

  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通常将其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五大特点。...

全站仪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没有什么能阻挡测绘的脚步

全站仪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没有什么能阻挡测绘的脚步

  在使用全站仪的时候,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对全站仪使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整理并解答,希望对用户朋友所有帮助。  对边测量在哪些测量工作中使用?  答:对边测量是指仪器放置在任何地点(无...

高精度定位技术RTK(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Kinematic)

高精度定位技术RTK(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Kinematic)

  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快速高精度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就是RTK(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Kinematic),RTK技术的关键在于使用了...

千寻知寸CORS与中国移动CORS有何区别

千寻知寸CORS与中国移动CORS有何区别

CORS是一种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的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测绘、自动驾驶、无人机、智慧城市等领域。国内主要的CORS服务商包括千寻知寸CORS(千寻位置)和中国移动CORS,两者在技术架构、覆盖范围、服务...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影像RTK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中海达V5 北斗海达TS6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影像RTK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中海达V5 北斗海达TS6

  广东历史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留存。由于自然地理气候等原因,历史建筑逐渐破败消亡,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历史刻不容缓。近年来,通过实景三维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精细化重建,能够...

海洋调查如何才能产生高质量数据

海洋调查如何才能产生高质量数据

  “我们往往只闻众多调查项目轰轰烈烈地启动,调查船奔赴各大洋考察继而凯旋,鲜有人关心取得了多长时序的有效调查数据,质量又如何。”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许建平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