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绘》编委会会议在苏州召开
前几日《现代测绘》编委会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听取了2018年以来《现代测绘》编辑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分析了期刊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提高办刊质量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会议明确了今后期刊办刊方向和工作要求。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现代测绘》期刊审稿管理办法。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编委会主任委员施建石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副主任委员谢建平主持会议,编委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施建石对做好新时代《现代测绘》期刊编辑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强化办刊政治意识,树牢政治立场。第一,期刊育人定位决定了要坚定政治信念。《现代测绘》期刊是教育、培养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员的平台,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员没有粉笔的课堂、没有讲台的老师。《现代测绘》期刊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员的教育既是激励原创精神、注重学术道德的教育,更是弘扬科学精神、坚定政治信仰的教育。第二,测绘工作安全保密属性决定了要坚定政治信念。测绘成果涉及国家秘密、危及国家安全。《现代测绘》期刊在发表的文章中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危及国家安全,需要编委们“火眼金睛”。第三,学术贯通定位决定了要坚定政治信念。政治与学术不是二元论,不是矛和盾。学术和政治是相通的、相融的,谈学术就要讲政治,讲政治也是谈学术。二是强化办刊科技意识,注重科技含量。一要坚持学术引领。引领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回归学术本位,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考核以及舍本逐末的功利化倾向。作为编委既要带头发表自己的优秀研究成果,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主动宣传期刊,吸引更多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和高水平综述性论文发表在《现代测绘》上。二要坚持质量优先。要加强期刊专栏、专题策划,统筹测绘地理信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论文刊载比例。紧跟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最新进展、前沿动态、研究热点,用好编辑审稿制度、编委会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等质量保障机制。三要坚持履职尽责。各位编委是《现代测绘》期刊宝贵资源,虽然身为兼职,仍要恪尽职守,“文章虽自负,编审仍有责”。要确保专门时间、确保专业水准、确保打造品牌,努力把《现代测绘》期刊办成“专、精、特、新”的现代科技刊物。三是强化办刊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一要用制度提升服务自觉,不断完善《现代测绘》期刊管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营造科技人员不断投稿、优秀文章不断涌现的良好环境。强化《现代测绘》期刊稿件编辑、审校、出版、发放等工作的流程化管理,明确期刊编辑部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责任,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二要勤学习掌握服务本领。坚持主编、编辑持证上岗,熟悉期刊出版新形势新要求,准确掌握新闻出版相关法律法规,熟练论文格式规范,加强同行交流,不断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着力打造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编辑人才队伍。三要强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把好审校关,抓好抓实论文政治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印刷质量、装帧质量,自觉维护《现代测绘》期刊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努力营造健康的学术生态。四是强化办刊融合意识,适应传媒转型。一要着力网站性能优化。进一步探索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编审在线办公的方式方法,提升网上阅读期刊、引用期刊功能。二要着力“两微一端”应用。加快推进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即“两微一端”新媒体应用,引导公众参与,方便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即时沟通,实现信息精准推送,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要着力优先数字出版。探索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新路径,让作者研究成果首发权及时得到确认,及时获取测绘地理信息科研情报和新知识,让《现代测绘》期刊更加得到作者、读者信赖。
2018年,《现代测绘》以反映测绘地理信息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己任,在传播科学思想、引领测绘科技、启迪创新思维、开展学术争鸣、推广科研应用、转化科技成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增刊2期,刊发学术交流论文177篇。一是强化导向引领,坚持期刊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落实主编责任制和“三审三校”制度,拓展优质稿源,提升了论文总体质量;持续改革创新,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期刊数字化转型。二是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推进期刊质量建设和品牌建设。2018年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405,比上年度增加49.45%,基金收录论文共计69篇,比上年增加27.27%。经综合评估,期刊编校差错率为万分之一点八,比上年度质量有所提高。三是明确工作定位,把握新时代期刊工作的新方位、新使命。做好新时代的期刊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为导向,落实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2019年期刊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期刊的正确导向和高质量发展定位,着力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加强阵地建设,推动融合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更多相关
同济大学测绘工程专业郑珏鹏
郑珏鹏来自广东梅县的一个普通家庭,201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圆梦同济大学,进入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学习。 一、使命使然,出色完成兵役任务 从小就喜欢军旅题材电视节目的郑珏鹏,对热...
【新品上市】徕卡Pegasus TRK家族再添新成员——多种配置,各尽所能
徕卡PegasusTRK集成激光雷达、全景相机、GNSS、IMU、SLAM以及机器学习芯片,可搭载于汽车、火车或船上采集毫米级的高精度点云和全景数据,智能软件可以自主实现从路线优化、校准、数据处理到...
如何利用GNSS卫星定位测量空间坐标位置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进行空间坐标位置测量,主要基于后方交会原理,通过接收和解析来自多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以下是使用GNSS进行定位测量的基本步骤:1.卫星信号接收:GNSS...
徕卡TZ05全站仪(手动型)全新发布!
徕卡测量系统经过十年磨砺,新一代手动型全站仪徕卡TZ05全新发布!徕卡TZ05全站仪延续经典,锐意创新,更高的测距精度、更强的续航能力、更优异的操作系统、更高的防护等级代表更优越的仪器性能,更多样...
水准测量利器——徕卡Sprinter系列电子水准仪
概述: 水准仪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原理为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间高差。徕卡Sprinter系列电子水准仪是一款能够将内外业一体化的高程测量设备,在沉降观测、控制测量、建筑...
天堑变坦途,徕卡MS60助力川藏铁路隧道一路畅通
一、前言 作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难啃的“硬骨头”,川藏铁路不仅要穿越青藏高原,而且还要克服四川崎岖的山脉地形,很多路段都需要打隧道、跨桥梁。“冻土、滑坡、地震区、岩爆”在川藏铁路建设面前只是“小巫...
徕卡3D Disto与徕卡Cyclone 3DR助力BIM检测
BIM技术的发展带动测量技术的革新,并且提出了4D施工的理念,促进了传统施工的进步。在BIM模型的应用中,碰撞检测是应用最多的功能之一,也是施工由二维时代转向三维时代的重要标志。碰撞对比测试除了在设计...
徕卡超高精度全站仪在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中的应用
跨海大桥越建越长,跨过大海,传递高程,建立与陆地统一的高程基准让我们头都大了!距离太远,已经突破了规范要求和常规方法的极限。徕卡超高精度全站仪借助第三方半自动化软件,专项设计观测方案,0.5″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