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绘》编委会会议在苏州召开
前几日《现代测绘》编委会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听取了2018年以来《现代测绘》编辑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分析了期刊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提高办刊质量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会议明确了今后期刊办刊方向和工作要求。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现代测绘》期刊审稿管理办法。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编委会主任委员施建石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副主任委员谢建平主持会议,编委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施建石对做好新时代《现代测绘》期刊编辑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强化办刊政治意识,树牢政治立场。第一,期刊育人定位决定了要坚定政治信念。《现代测绘》期刊是教育、培养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员的平台,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员没有粉笔的课堂、没有讲台的老师。《现代测绘》期刊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员的教育既是激励原创精神、注重学术道德的教育,更是弘扬科学精神、坚定政治信仰的教育。第二,测绘工作安全保密属性决定了要坚定政治信念。测绘成果涉及国家秘密、危及国家安全。《现代测绘》期刊在发表的文章中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危及国家安全,需要编委们“火眼金睛”。第三,学术贯通定位决定了要坚定政治信念。政治与学术不是二元论,不是矛和盾。学术和政治是相通的、相融的,谈学术就要讲政治,讲政治也是谈学术。二是强化办刊科技意识,注重科技含量。一要坚持学术引领。引领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回归学术本位,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考核以及舍本逐末的功利化倾向。作为编委既要带头发表自己的优秀研究成果,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主动宣传期刊,吸引更多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和高水平综述性论文发表在《现代测绘》上。二要坚持质量优先。要加强期刊专栏、专题策划,统筹测绘地理信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论文刊载比例。紧跟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最新进展、前沿动态、研究热点,用好编辑审稿制度、编委会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等质量保障机制。三要坚持履职尽责。各位编委是《现代测绘》期刊宝贵资源,虽然身为兼职,仍要恪尽职守,“文章虽自负,编审仍有责”。要确保专门时间、确保专业水准、确保打造品牌,努力把《现代测绘》期刊办成“专、精、特、新”的现代科技刊物。三是强化办刊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一要用制度提升服务自觉,不断完善《现代测绘》期刊管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营造科技人员不断投稿、优秀文章不断涌现的良好环境。强化《现代测绘》期刊稿件编辑、审校、出版、发放等工作的流程化管理,明确期刊编辑部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责任,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二要勤学习掌握服务本领。坚持主编、编辑持证上岗,熟悉期刊出版新形势新要求,准确掌握新闻出版相关法律法规,熟练论文格式规范,加强同行交流,不断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着力打造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编辑人才队伍。三要强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把好审校关,抓好抓实论文政治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印刷质量、装帧质量,自觉维护《现代测绘》期刊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努力营造健康的学术生态。四是强化办刊融合意识,适应传媒转型。一要着力网站性能优化。进一步探索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编审在线办公的方式方法,提升网上阅读期刊、引用期刊功能。二要着力“两微一端”应用。加快推进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即“两微一端”新媒体应用,引导公众参与,方便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即时沟通,实现信息精准推送,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要着力优先数字出版。探索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新路径,让作者研究成果首发权及时得到确认,及时获取测绘地理信息科研情报和新知识,让《现代测绘》期刊更加得到作者、读者信赖。
2018年,《现代测绘》以反映测绘地理信息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己任,在传播科学思想、引领测绘科技、启迪创新思维、开展学术争鸣、推广科研应用、转化科技成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增刊2期,刊发学术交流论文177篇。一是强化导向引领,坚持期刊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落实主编责任制和“三审三校”制度,拓展优质稿源,提升了论文总体质量;持续改革创新,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期刊数字化转型。二是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推进期刊质量建设和品牌建设。2018年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405,比上年度增加49.45%,基金收录论文共计69篇,比上年增加27.27%。经综合评估,期刊编校差错率为万分之一点八,比上年度质量有所提高。三是明确工作定位,把握新时代期刊工作的新方位、新使命。做好新时代的期刊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为导向,落实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2019年期刊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期刊的正确导向和高质量发展定位,着力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加强阵地建设,推动融合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更多相关
开放合作让北斗更好“拥抱全球”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22日在大会开幕式上说:“十年前,我们只有北斗一号,在轨卫星仅3颗,服务区域限于中国及周边;十年后,我们有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在轨卫星38颗,具备全球服务能力。这十...
利用水准仪、经纬仪、垂准仪完成设计坡度与铅垂线的测设
设计坡度的测设 设计坡度的测设就是根据一点的高程,在给定方向上连续测设一系列坡度桩,使桩顶连线构成已知坡度。如图10-11所示,设A点高程为HA,AB间水平距离为DAB,试从A点沿AB方向测设设...
中海达RTK土方计算流程详解
利用中海达RTK进行土方计算,是一项高效、精确的工程应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采集施工区域前后两期的海量三维坐标数据,构建数字地面模型,进而计算两期模型之间的体积...
中纬全站仪ZOOM95优势和特点介绍
海克斯康,数字化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革新者,秉承“智慧引擎,共赋未来”的理念,凭借“双智战略”推动制造业的智能与创新,构建新基建智慧城市生态体系。海克斯康专注于高科技细分市场,并致力于成为各细分市场的第...
北斗和GPS能有什么结果——解读中美导航系统合作
12月上旬,中美双方签署《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两大卫星导航系统将实现民用信号互操作。 消息传出后,引起部分读者不解:兼容有何意义?是否意味着北斗将技术拱手...
徕卡TS16全站仪+重复检测程序让基坑监测更容易
行业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的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的开挖、锚固和降排水等工作,打破了地基原有的平衡状态,引发了土体性状、周边环境、邻近建筑、地下设施的变化。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开挖...
中纬ZOOM95全站仪:高精度测量领域的革新之作
中纬ZOOM95全站仪:高精度测量领域的革新之作海克斯康-中纬Geomax推出的革新之作——中纬ZOOM95全站仪,这款全站仪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创新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迅速成为工程测量领域的焦点。...
北斗实时精密定位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研发侧记
前不久,广西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研发的“南宁市北斗位置综合服务系统”获2017年度南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这一系统,可实现基站监测管理、北斗精密定位等多种功能,让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动产测绘、...











环球测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