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停摆之时,千寻位置如何实现它的“复活”?
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停摆”长达一周,而一家中国科技公司用了48小时就“帮助”伽利略系统“恢复”广播星历,从而让有需要的用户正常使用伽利略卫星导航,这背后体现的是利用互联网播发的北斗精准时空服务的技术实力。
7月18日19时,全球领先的精准时空服务提供商千寻位置宣布,全面提供“伽利略方舟”,即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星历服务。
此前,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Galileo)已经经历近一周时间的“断网”,因为无法更新星历服务,用户无法使用伽利略系统进行定位。
由于这次技术故障具体表现为伽利略系统广播星历不更新,而千寻位置此前拥有遍布在全球的北斗地基增强站,可以实时获取伽利略观测数据,所以千寻位置的22名员工自主发起了一项计划,希望"复活"伽利略。千寻位置的技术专家们通过自主研发的算法,稳定输出实时高精度的伽利略卫星系统精密轨道和钟差,再通过星历拟合算法,最终生成标准格式的广播星历,使得各类GNSS接收机设备使用千寻服务时不受影响。
千寻位置,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用互联网播发的星历数据
星历,是指卫星位置和时间的信息。为了防止卫星轨道误差和时间误差,所有的导航系统都需要每间隔一定时间广播一次星历。
卫星星历更新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卫星广播播发,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地面监测计算出星历,然后通过卫星电波向终端播发。第二种是精密星历,为改善和提高地面定位精度,许多国家和研究机构都在研制这项技术精密星历。
千寻位置的“伽利略方舟”行动就是在第二种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千寻位置通过在地面接收到的伽利略卫星观测原始数据,反推出卫星星历,然后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播发给所有用户。用户照常接收伽利略卫星导航信号的测距信息,再上网接入千寻位置的星历,就可以完成整个定位过程。
千寻位置星历数据链路图
遍布全球的地基增强站
生成星历的前提,是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并且需要的是,在全球均匀分布的框架基准站收到的实时原始观测数据。尽管发生故障后,收到的原始数据有偏差,但有了数据,就可以进行实时后处理计算,从而得出星历。
千寻位置此前已经在中国境内建设并运营了超过2400个地基增强站,形成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也设有一定规模的框架基准站。
千寻位置的主业是做高精度定位,因此需要大量地基增强站来做技术支持,这些地基增强站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接收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原始定位观测数据,因此它不仅可以接收中国的北斗定位数据,也同时可以接收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等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据。
积累了海量、优质的伽利略系统卫星观测数据后,才能进入算法层面的工作。
灵活的算法架构
有这个能力,不代表就可以快速完成作业。从站队集结到“方舟”上线,48小时就完成作业,这次“大演练”是千寻位置技术实力的最好展示,同时也证明千寻位置采用互联网研发模式的优势。
由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千寻位置,延续了互联网基因,在传统的卫星导航领域走了一条别人都没走过的路。千寻位置沉淀了大量算法,采用云计算架构模式,面向分布式架构设计,以及灵活的算法框架,这样的算法库组建形式有利于快速组装,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正是有这样灵活的算法架构,在这次行动中,技术专家针对“伽利略方舟”服务进行快速适配。基于上述海量伽利略观测数据,千寻位置稳定输出实时高精度的伽利略卫星系统精密轨道和钟差,再通过星历拟合算法,最终生成标准格式的广播星历。
互联网播发模式
生成星历后,千寻位置立即在官网上线了相关官方页面,使用伽利略导航的用户,只需在网站控制台按操作步骤调整配置,即可恢复伽利略服务。
这也开创了通过互联打通卫星导航到用户定位链路的先河。
这实际上也是千寻位置积累的成果。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可以提供厘米级定位能力,同时通过互联网大规模提供服务的,千寻位置是第一家。
以前的定位服务,都通过卫星信号来播发。千寻位置第一次大规模用互联网来提供这个服务。使用互联网服务的好处是,一是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处理大规模高并发的服务请求,二是未来不光是手机,汽车、无人机、街头的自行车,各种各样的物联网设备都会联网,上亿台的终端都会发出请求,联网不仅能满足定位需求,也会产生更加丰富和创新的应用,千寻位置希望把高精度定位打造成像水电煤一样的公共服务,成为新时代的时空基础设施。
采用互联网模式播发伽利略星历服务,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缩小星历播发的延时带来的定位误差,一方面也可以让用户获得随需可用,用完即走的用户体验。
在“方舟计划”圆满完成后,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 “我们做技术,不是为了炫技;我们希望以技术之力给世界带来一些光,为人类多贡献一份力量!感谢千寻的技术侠客们!我期待,也相信,千寻侠客会为人类输送更多正能量!”
据悉,千寻位置将把“方舟计划”从一项自发行为变成专项任务,分别针对北斗、GPS和GLONASS系统提供互联网广播星历服务,陆续发布“方舟”系列服务。届时,“方舟”系列服务将为所有时空服务用户提供了一份“避难方案”。
更多相关
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纪实
4月20日,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早晨6:00,驻扎在常德市武陵区柳叶湖管理区卸甲洲村的“三调”一线工作人员罗斌,穿好雨衣准备外出野外核查。 省三调办督导通道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 顾不上雨水天气,...
RTK连接CORS入门必学:CORS账号常见问题汇总
RTK测量技术凭借CORS系统的加持,实现了厘米级高精度定位,但许多用户在CORS账号使用过程中常遇到各类问题。本文将汇总典型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帮助您快速上手。一、账号登录失败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十四天,往返三十公里,精密水准测量穿越川藏无人区
队伍进沟,一眼望去山体呈黄褐色,只有稀疏低矮的蒿草,尽收眼底的是无尽的荒凉。康玉曲的河水奔涌而来、气势凶猛,两岸全是砾石、流沙和耸入苍穹的悬崖峭壁。刚修缮的羊肠小道只能容一人通过,上有飞石、滑坡,...
RTK外业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和消减方法
RTK外业测量是通过地面接收设备接收卫星传送的信息来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测量结果的误差主要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和地面接收设备,按误差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而系统误差无论从误差...
徕卡全站仪船舶行业解决方案
一、方案概述 徕卡船舶测量解决方案是由徕卡专业的全站仪搭配徕卡本地化团队开发的造船助手组成,是徕卡针对于船舶行业的相关造船企业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对船体构件进行分段测定、分析,附加计算、点位检测、...
小工具,大应用,COGO解决全站仪施工坐标转换之“痛”
苏州轨道交通施工项目,设计方提供的施工图纸是苏州城市坐标,而业主要求施工使用另外1套苏州轨道坐标,业主提供了两套坐标系的同名点控制点成果。 施工的“难”: 采用苏州城市坐标进行放样没问题,但业...
西北戈壁,拼荆斩棘——徕卡GNSS助力超长引水隧洞顺利贯通!
在祖国西北的大戈壁上,建设者们正在修建一条备受瞩目的引水工程。该工程横跨高达数千米的山脉,为此工程师们需要穿山开挖出一条长42KM,埋深达到2000多米的引水隧洞,高山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极其困难,工程...
中海达iBoat BS15无人船 简介
中海达iBoatBS15无人船中海达iBoatBS15无人船可用于水下地形测绘、水文测验、疏浚通行、库容测量iBoatBS15智能无人测量船搭载中海达8140P小型化多波束测深系统,可轻松实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