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正式施行
2017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6岁生日,也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下简称《测绘法》)实施之日。《测绘法》是为了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而专门制定的法律,是按照依法治国的理念,顺应现代新技术变化,面对信息化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新需求,从维护国家安全,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成果应用,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角度修订的。《测绘法》的修订是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依法履职尽责,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引领和保障。
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世界上80%的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已经成为各部门开展工作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领导和支持下,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动服务龙江经济大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创建国内首家地理信息产业园,在全国起到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实现了“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平台。数字(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用科技手段支撑城市管理,提升了城市管理能力。历经三年时间圆满完成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首次摸清了省地理国情家底。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初步运行,为精准农业、数字城管及新兴的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提供了基础支撑。测绘成果在各类工程建设、“多规合一”、自然资源监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国土空间开发、应急保障等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前不久,省委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全面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切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
筑牢事业之基
全面履行测绘地理信息政府职能
新修订的《测绘法》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职能,对各级政府、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全方位规定,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履职尽责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近年来,更是赋予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新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期待要求。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作为负责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部门,在管理体制上兼具中直单位和省政府部门双重管理职能,具有国家级队伍先进的人才、技术、装备等资源优势,将全面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测绘地理信息政府职能。要加快推进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签订“十三五”共建协议,继续加强地市测管工作,推进地市绩效考核,逐步建立起与地市测管事权相匹配的管理体制。要深刻把握国家行政审批改革精神,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建立以测绘单位信用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方式,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检查监管机制,加强卫星导航服务监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公共服务,促进市场活动规范有序。
强化保障服务
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是国家和省党代会确定的任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了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五大业务”公益性职能,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目标更加明确。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要求,去除无效供给,创造龙江全面振兴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从以测绘生产为主向发挥测绘在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转变,从提供单一的测绘产品为主向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服务模式转变,建立“纵向延伸至市县、横向辐射至厅局”的为全省提供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新型服务体系,为测绘地理信息“十三五”规划和有关测绘地理信息多项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
新修订的《测绘法》指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及时提供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测绘成果,做好遥感监测、导航定位等应急测绘保障工作”。应急测绘保障是“五大业务”之一,面对我省森林防火和江河防汛应急保障的现实需求,要制定出台应急保障预案,建设应急测绘保障中心,打造专业的应急测绘保障队伍,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一流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尽早发现、快速定位、测定现状、监测变化、布防推演、辅助决策”的独特“眼睛”作用。
新修订的《测绘法》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地理国情监测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高度,我们要在已经积累的服务于“多规合一”试点、生态红线划定、自然资源资产监管、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林地核查、“秸秆焚烧”督查等生态文明保护工作基础上,以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入挖掘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发挥地理国情大数据在现代农业、精准扶贫、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监测、矿产资源型城市地表沉降等重大工程中支撑作用,推进实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加强公共服务
建立测绘成果应用共享体系
新修订的《测绘法》指出:“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间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地理信息广泛应用。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掌握着全省最权威、最时效、最海量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要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地理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的立法进程,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数据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将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打造为时空信息云平台,建立黑龙江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和“测绘云”,唤醒“沉睡”的大数据、释放数据红利,全面提供地理信息大数据服务。
加快战略布局
推进地理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新修订的《测绘法》指出:“国家鼓励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按照省政府的部署,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挖掘出地理信息产业的经济增长潜力,梳理出我省具有的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优势、地理信息数据加工和人才培养优势、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优势。要按照省委要求,充分发挥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核心企业、核心基地的辐射溢出带动效应,将省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新字号”,做大做强,争取在全国能够领先突破。破瓶颈,补短板,关注增长点、战略支撑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激发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孵化器作用,积极参与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拓展“中蒙俄经济走廊”服务外包业务,培育地理信息龙头企业并推动主板上市,打造出全国知名品牌企业。依托我省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与位置服务产业优势,助力我省实现农机设备自动导航、耕作位置监控的现代化大农业。立足长远,积极探索在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自动投递、智能交通、应急救援、反恐维稳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提高地理信息产业对龙江全面振兴的贡献。
我们要始终牢记“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嘱托,以新修订的《测绘法》实施和龙江全面振兴为新起点,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战略部署,弘扬测绘优良传统,牢记责任使命,锐意进取,拼搏实干,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努力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谱写中国梦的龙江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由南京环球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整理发布
更多相关
昆山市城建测绘有限公司工程测量部工作纪实
昆山市城建测绘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及海洋测量乙级资质的专业测绘机构。自公司成立至今,工程测量部的每一位测绘人一直坚持宁可自己多流汗也不让数据出差错的原则,每...
科力达KTS-552智能安卓全站仪,突破传统全站仪单一作业模式!
DOS、Windows、智能Android 每一次产品的迭代 都是对全站仪的再次诠释 机械设计和科技合二为一 勾勒出智慧测量新蓝图 见所未见,未来已来 共享智能测量新时代 科力达新品...
新手使用RTK,十大基础知识一定要知道!
RTK作为现代化测量中的测绘仪器,已经非常普及.RTK在测量中的优越性也是不言而喻.为了能让RTK的优越性能在使用中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了能让RTK使用人员能灵活的应用RTK,我认为RTK使用人员必...
徕卡TS16全站仪:全新升级提升测量体验
徕卡全站仪TS16经过升级后,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测量体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款全新的徕卡TS16全站仪的亮点。首先,新款徕卡TS16增加了自动量高模块,使得测量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高度测...
【技术指南】中纬ZT30R Pro全站仪放样测量
具体操作步骤讲解点击1键【程序】—2键【放样】在做好设置作业和设站、定向后,点击F4【开始】,进入放样界面。第1、2、3、4页分别为极坐标法、正交法、笛卡尔法和测量点高程。本次操作以极坐标法为例,有【...
CORS基准站建设的方式、步骤、注意事项等知识大科普
如今,越来越多国家、地区、城市已经建设或准备建设自己的CORS系统。 全球范围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站点分布) CORS,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参考站连续采集高质量的GNSS原始观测数据为各行业移...
航测无人机助力九寨沟灾区成功获取首批震后高分辨率影像
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部署和组织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等单位全力投入应急测绘保障服务工作中。8月9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成功获取首批灾区震后高分辨率航空和卫星影像...
徕卡LS15助力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
徕卡LS15助力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东南亚的首条高速铁路,项目全长1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