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 北斗导航打造世界级的“中国精度”

北斗导航打造世界级的“中国精度”

2017-09-17 热度:3399 ℃

  精度达“厘米级”,误差在数厘米之间。如此不可思议的定位精度是中国“夔龙系统”的建设目标。2016年1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正式向外界发布,该系统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并且给出了关键时间节点:初步计划2018年覆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所及区域,2022年逐步发展到覆盖全球。夔龙系统作为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是强大国产定位“天尺”,将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基础上,提供精细入微的服务。

  

  对空间位置的准确感知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然而,有能力独立解决该问题、拥有自己独立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或地区只有美国、俄罗斯、欧盟和中国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打造世界级的“中国精度”

  2000年,中国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中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2012年12月27日,拥有14颗卫星和32个地面站的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成为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后,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一年后,《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两个系统文件发布。

  

  2014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

  

  2017年,中国计划发射6至8颗全球组网卫星,全面推进北斗三号系统研制建设,率先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提供基本服务。这标志着北斗全球组网、全球服务进程拉开帷幕。

  

  在扩大服务范围的同时,北斗在提升导航精度上下工夫。2014年9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启动研制建设。2017年1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项目一期建设完成,包括150个框架网基准站和近1270个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的全部研制建设任务,系统可对外提供米级、亚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地基增强系统项目二期建设计划于2018年底完成,主要进行区域加强密度网基准站补充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实现全面服务能力。2017年2月,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正式推出,实现了基础产品的自主可控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夔龙系统的建设无疑是中国导航定位精度的一个里程碑。该系统通过计算从全球多达300个以上的多系统卫星导航参考站所获取的观测数据,对传统的卫星导航定位中对于定位精度影响较大的轨道误差、时钟误差等参数进行精密修正,并通过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60颗以上的低轨通信卫星星座,向卫星导航终端播发相关修正参数,同时提供4种数据信号,分别对应“亚米级、亚分米级、厘米级、航空安全级”服务。

  

  目前亚米级应用主要可应用于大众消费类以及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业应用场景。亚分米级应用和厘米级应用主要应用在测绘领域、农业领域和工业生产领域。巨大的农业机械在夔龙系统厘米级定位精度的辅助下,将可以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在夔龙系统的辅助下,矿山机械、车辆与人员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与调度,保障生命安全,提高生产率。

  

  近年来,导航卫星系统故障、恶劣电磁环境影响等事件频发,对于卫星导航的区域可用性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夔龙系统通过对于各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监测,准实时发布系统可用情况,切实保障卫星导航应用的安全可靠。这方面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安全,未来可逐步扩展,应用到高铁、无人汽车等领域。

  

  除了夔龙系统之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推出了“鸿雁卫星星座通信系统”。该系统计划于2020年建成,将由60颗低轨道小卫星及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具有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双向通信能力,可为用户提供全球实时数据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其中包括导航增强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鸿雁星座”将搭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接收船舶发送的信息,全面掌握船舶的航行状态、位置、航向等,实现对远海海域航行船舶的监控及渔政管理;还将搭载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载荷,可从外层空间对全球航空目标进行位置跟踪、监视及物流调控,增强飞行安全性及突发事故搜救能力。“鸿雁星座”与“北斗”之间将来可以携手合作,前者可为北斗导航卫星增强系统提供信息播发通道,将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精度再提升一个台阶。


TAGS:

更多相关

《GNSS技术蓝皮书》发布

《GNSS技术蓝皮书》发布

  《GNSS技术蓝皮书》,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论,交待此书的由来和组成;第二章系列文章的分类与归总,对于可能技术趋势进行初步排队;第三章GNSS技术趋势分析研究,明确重点发展趋势,逐个进行剖...

科普:这个定位的仪器到底是叫GPS还是叫RTK?那GNSS又是啥?

科普:这个定位的仪器到底是叫GPS还是叫RTK?那GNSS又是啥?

  这个用来定位的仪器,有人叫它GPS  也有人叫它RTK  还有人说这是GNSS,不是GPS也不是RTK  针对以上几个关键词,我们探讨一下什么称呼才是正确合理的  1、首先来我们看看什么叫GPS ...

卫星导航立法严重滞后-建设“法治北斗”为当下之急

卫星导航立法严重滞后-建设“法治北斗”为当下之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重大时空基础设施,是军民融合的典型工程,涉及国家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国内国外“千家万户”的种种利益,必然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建设。  近日,卫星...

记青年岗位测绘能手刘朝阳

记青年岗位测绘能手刘朝阳

  从一个刚走出象牙塔的青涩大学生,到成为一个部门的技术骨干,再到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刘朝阳用11年辛勤的汗水和坚实的步伐,铸就了自己的无悔测绘路。  工作中的精益求精  2007年,刘朝阳怀...

依托智能测绘设备进入测绘新时代

依托智能测绘设备进入测绘新时代

  近日,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指导、江苏速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度中国)主办的2018速度中国“智绘+”峰会在南京隆重召开。峰会发布了其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平台等重要解决方案,还加入了“激...

使用GPS测量仪的注意事项,适合新手学习

使用GPS测量仪的注意事项,适合新手学习

土地面积测量仪又称 GPS测量仪。在以前,农业机工作收费或土地测量都用简单的拉线或皮尺作为测量工具,可以测量小块土地和规则形状的土地,但当遇到不规则的土地或面积大的地块时,皮尺或拉线都明显...

陕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通过验收

陕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验收会与领导小组会在西安召开。国务院普查办常务副主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晓驰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普查项...

徕卡ICR60/80建筑BIM版全站仪在钢结构安装中的应用案例

徕卡ICR60/80建筑BIM版全站仪在钢结构安装中的应用案例

  一、案例背景  中国建筑钢结构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国外技术和新产品的引进,钢结构品质的提高,价格的降低,尤其在厂房、仓库、机场等建筑上广泛运用,继而推广到现在的住宅、公共建筑、大跨度的体育场馆...